過來人建立社區組織作呼籲 穆斯林家庭收養同文同種小孩

[2018.08.13] 發表
Reshma Niazi和丈夫及兩名寄養孩子合照。(加新社)
Reshma Niazi和兩名寄養孩子合照。

【明報專訊】Shahzad Mustafa記得當兒童援助協會的一名員工訪問他的清真寺﹐談論穆斯林家庭培養同樣信仰的孩子的重要性時﹐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的母親在他年輕的時候帶了3個穆斯林寄養孩子幾個月。Mustafa說這種經歷對他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兒童援助協會人員去年在萬錦一個聚會﹐談及該地區穆斯林寄養家庭缺乏時﹐Mustafa說他感到有需要行動起來﹐這種感覺最終促使他成立了一個組織﹐致力於鼓勵在大多倫多地區的穆斯林成為寄養照顧者。

現年50歲的Mustafa向《加新社》說﹕「我們應該照顧我們的孩子﹐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

他表示﹐隨着移民社區在加拿大社會愈來愈突出﹐這些社區需要更多的外展活動﹐以便讓更多的家庭參與寄養運動。

名為FosterLink的組織於3月在Mercy Mission Canada的支持下成立﹐是一個穆斯林社區發展組織﹐Mustafa擔任該組織的總監。

Mustafa指出﹐FosterLink在清真寺舉辦活動﹐以圖加強聯繫可能的照顧者及對他們的培育。到目前為止﹐已經招募了大約50名正在經歷長達數月申請的人﹐可以看到他們成為養父母。

Mustafa表示﹕「我們肯定看到了人們懷有巨大的興趣。挑選過程非常嚴格﹐而寄養並不適合每個人」

據安省兒童援助協會稱﹐2016年至2017年期間﹐任何一個月內都有近13,000名兒童和青少年是被照顧。多倫多兒童援助協會沒有提供關於多少穆斯林兒童接受寄養的確切數據﹐但表示需要更多有這種信仰的照顧者。

兒童援助協會的多倫多首席運營總監Mahesh Prajapat表示﹐當他們把孩子從一種文化中帶出來﹐並把這些孩子放在不同文化的家中時﹐這不符合孩子們的最佳利益。

Reshma Niazi是大多倫多地區為數不多的穆斯林寄養父母之一﹐她說﹐為與她有同樣信仰孩子提供一個臨時住所﹐是遵循她宗教信仰的教導。

她又說﹐伊斯蘭教教導照顧鄰居的重要性。這是回饋社區之舉﹐幫助需要臨時住所的孩子。

Niazi和她的丈夫13年前成了養父母﹐曾經照顧過15至20個孩子。這對夫婦有一名兒子和兩名收養的孩子。

Niazi表示﹐雖然培養並不容易﹐但這是非常有益的﹐她鼓勵其他穆斯林家庭成為寄養照顧者。

更多加國新聞
虎鯨媽媽伴夭折兒 不離不棄3周終放手
【明報專訊】研究人員發現一條在太平洋的虎鯨媽媽結束對夭折寶寶長達3周的「哀悼之旅」,周末開始覓食,健康良好。 據鯨魚研究中心(Cent... 詳情
卑詩天氣惡劣頻閃電 內陸增145宗山火
【明報專訊】因為周六接連出現閃電的關係,卑詩內陸新增了145宗新山火,令全省山火總數升至約600宗,而當局向中北部地區居民發出更多疏散令及疏... 詳情
37歲漢踏出馬路被車撞死 肇事男司機無醉駕非超速
【明報專訊】皮爾區警方表示﹐一名37歲男子昨天凌晨在賓頓市遭一輛汽車撞倒後﹐即時被送往醫院﹐但不久便被證實死亡。 警方與救護人員於凌晨... 詳情
約克區緬因街爆水管 史托夫維爾停水
【明報專訊】特卻吉∕史托夫維爾(Whitchurch-Stouffville)市議員Hugo Kroon表示﹐昨天早上﹐緬因街(Main S... 詳情
周末晚逾20槍響 擊中多車
【明報專訊】北約克的芬治路(Finch Avenue)夾里斯利路(Leslie Street)交界處地區在周末晚驚響一連串的槍聲,有兩人中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