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故宮文物醫院一炮走紅,很多遊客都希望能親臨現場,看看文物醫生如何給國寶「看病」。昨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每年6月第2個星期六),故宮文物醫院首次試行開放,迎來了第一批40名預約觀眾。據介紹,故宮將於近期發布正式方案,向公眾預約開放。與此同時,此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幾乎「百堿D一」的25位文物醫院志願者正式上崗。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專用CT機也首度亮相。
昨日上午,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40位預約成功的遊客成為故宮文物醫院建成後接待的首批觀眾。伴隨荍蚅@者的講解,觀眾可以透過玻璃窗,近距離觀察唐卡、書畫、瓷器、鐘錶、服飾等文物的「治療」過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首次為觀眾展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CT機的工作情況。「有了它,故宮的每一件文物都將有自己的病例檔案。」
CT機分析傷情結構
單霽翔說,之前有文物需要修復時,一般由文物保管部門直接轉交到文物科技部門,然後指派到權威修復人員手中,由專家憑經驗進行修復。
使用文物CT機後,專家就可以先對文物進行全身檢查,對文物內部的傷情、結構作出細緻解析,然後再對症下藥,確定治療方案。
這麼巨大的儀器是怎麼運進來的?面對首批預約觀眾的疑問,首次正式上崗的志願者、中國地質大學博士後張雪靚說,「這台機器可以說是文物醫院最貴,也是最重的儀器。機器入場可謂『不走尋常路』,是先進機器,後砌牆。」隨後,她還為觀眾們講解了這台儀器的各項功能。
200專家對症下藥
跟張雪靚同批上崗的志願者都是經過「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才脫穎而出的。單霽翔介紹,這些志願者都有良好的學科素養,主要以教師、高校碩士博士為主,還有知名電視台主持人、國際廣播電台主持人等。
據了解,故宮文物醫院成立於2016年12月29日,位於故宮西側,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按照使用功能分為文物保護科技實驗室、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室、文物保護修復輔助業務三大部分,匯集有200名文物保護專家。擁有「古陶瓷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希臘文物激光技術聯合實驗室」、「同步輻射與文物保護聯合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在採用傳統工藝保養修復文物的同時,故宮文物醫院也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診療」設備,除文物專用CT機外,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等修復利器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