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上月中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香港的85歲古琴傳人蔡昌壽成為本港第3名「非遺」傳承人。蔡昌壽早於1993年收徒傳授斲琴手藝(斲音「啄」,解「砍削」),桃李滿門,至今有50多名徒弟。其徒弟透露,已拍片記錄師父手藝,冀流傳下去,送給下一世紀的斲琴人。
蔡昌壽是潮州樂器店「蔡福記」的第3代傳人,該店早於1904年在汕頭市開設,再遷往香港。上世紀50年代,蔡昌壽拜師浙派琴家徐文鏡,令徐氏斲琴一脈植根香港,然而蔡自稱手藝只是「手作仔」,「(『非遺』傳承人)是別人給我的,只是外間看得起我,我不可能自稱第一」。
百年潮州樂器店第3代傳人
斲琴大半生,蔡昌壽1992年患上食道癌,但未曾想過退下來,病後轉為開班授徒,1993年開設「斲琴研究班」傳承手藝,「(收徒)一定要懂彈古琴,因為要知音」。他其後於2011年成立「蔡昌壽斲琴學會」,推動斲琴文化,至今有50多名徒弟,遍佈香港、內地和澳門。
未想過退下 開班授徒50人
徒弟關嘉匯透露,過去數年已拍片記錄師父的手藝,「不怕失傳,(拍片)是送給22世紀的斲琴人」。關嘉匯說古琴藝術包含彈琴、解讀琴譜和斲琴三個範疇,但20世紀中期因戰爭、文化衝擊而一度衰落,1950年代有內地調查發現,全國彈古琴的人不足100個,「但師父用20多年,已將手藝傳予50多個琴人」。
斲琴有9個步驟「尋、斲、挖、鑲、合、灰、磨、漆、絃」,關嘉匯表示,最關鍵是第一個步驟,若木材質素差,即使手藝多好,古琴質素僅剩一半。蔡昌壽表示會四周「尋木」,一般青桐木為琴面,梓木為琴底,音色較佳,「屋樑被白蟻蛀了都不緊要,拿好的一段(木)斲琴」。
徒弟拍下師父手藝 承傳下代
生漆是斲琴的材料之一,但關嘉匯說,生漆會令人敏感,手部會痕,因此斲琴要戴手套,「漆的折磨可維持10日,有些學生周身都是(敏感),我們會建議停學,但有些人狂熱到『死頂』,每次(斲琴)都穿荂y生化裝備』似的」。
康文署博物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鄒興華形容蔡昌壽是香港的「寶」,「每張琴都是獨特的藝術品」。他不擔心斲琴手藝失傳,署方將透過教育和推廣活動,讓更多人知道這門手藝。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