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因應大埔區小一學位需求而設的「有時限小學」新界婦孺福利會基督教銘恩小學將於今年9月開學,學校新校長為原屬一辦學團體、鄰近的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課程統籌主任何彥輝。銘恩小學定位為「Happy School」,何彥輝指教育應照顧及理解不同學生的差異,理想是希望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下學習。學校已決定下午不設正規課程,讓學生上不同活動,其中一天為「生命教育課」,透過繪本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及反思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明報記者 王丹麟 因為該校定位為「Happy School」,引起不少家長興趣,致電問可否插班,亦有家長「叩門」。銘恩小學與梁省德學校同屬一辦學團體,其課程結構建基於梁省德學校。何彥輝說與教師團隊一直討論何謂「Happy School」,認為現時教育「有同一弊病,追求學生一致性,如設日期要求何時要學會什麼知識,但忽略了人性,沒有顧及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經商討後,學校決定下午不設正規課程,午膳後1個多小時,學生每天分別上生命教育課及活動課等(見表)。 生命教育課非教育局指定,但何彥輝認為對學生成長有莫大益處。何說以往學生學習茩孩v爭,「幫助人就好像會令自己有多一個對手」,但在何彥輝及教師團隊眼中,學會與人相處及合作更重要。 校長斥追求學生一致忽略人性 透過每星期一課生命教育課,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繪本及分組活動,讓學生「反思自己、與他人還有世界的關係」。少了上課時間,新副校長姚惠瑜強調,各科課時跟隨教育局指引,「反而更考核教師如何推動有效能學習,課時多不代表學生更熟學習內容」,又指教育應是人人平等,即使是屋h的資助學校,亦可辦有特色的課程,不一定是私小直資獨有。 廣教中 稱學語文取決於閱讀 在教授中文方面,原本任教中文科的何彥輝說,學校以廣東話教中文。他憶述梁省德學校曾推普通話教中文,後來發現成效不彰,學生和教師使用廣東話能更清楚表達自己,家長亦沒有特別要求普教中,數年後回復廣東話教中文。他指「語文不是取決於使用哪種語言,而是有否閱讀足夠課外書」。 有時限學校於新學年主要招收小一學生。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今學年復考,何彥輝指早前有感變質,學校為TSA而操練,將觀望來來數年的發展,會徵詢家長意見後始決定屆時是否全級應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