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四紀念館」公開了英國的解密檔案,當時香港總督衛奕信向英國外交部報告,八九民運提高了香港人的中國人身分認同,但損害了港人對前途的信心,而北京則擔心香港成為顛覆中國的基地。江迅
生命的真正終結不是死亡,而是遺忘。「六四」二十九周年前夕,五月二十八日下午。酷暑下,走在白田街上。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這是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四五十年前這堿O工廠大廈片區。步上創藝中心二樓,「六四紀念館」專題展,主題是:「六四」解碼——改革開放四十年與「六四」。六七十平方米的展廳,入口簽名本上,這一天已經有二三十人留名,參觀者大半是不願簽名的。百米展廳顯得空蕩蕩的,僅有一對六十多歲的長者夫婦坐在電視機前,觀賞「六四」紀錄片,他們來自偏遠的屯門,男人邊看紀錄片,邊不時與工作人員交談,評述當年「六四」細節。大約半小時後,走進三四位穿校服的中學生,他們是參加中央庭院的一個學生視藝活動而路過的。
這一專題展是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主辦的,以數據、圖表形式解說改革開放,回顧與反思其中的得與失,「八九」民運作為分水嶺,揭示哪些矛盾,帶出哪些啟示。展覽還介紹各國的「六四」解密檔案,讓參觀者對「六四」事件有進一步認識,由解密「六四」進而解碼國情。
二零一八年,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六四」專題展,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五方面評價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功過、「八九」民運與「六四」事件、各國「六四」解密檔案等。主辦方認為﹕「『六四』鎮壓了反腐敗、爭民主的呼聲,中國由此走上單邊經濟發展的畸形道路,要了解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歷程和走向,『六四』是重要切入點。」展板上,書寫著評論員劉曉竹的話:「八九」民運的發生,是改革開放頭十年,即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九年的必然趨勢,經濟快速發展,但政治改革跟不上,滋生「官倒」腐敗,物價飛漲,民間進一步要求政治體制改革。
六四促港改革政制
專題展上,陳列了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的「六四」事件解密檔案部分內容,來自英國的部分解密檔案是最新公開的,內容有一九八九年七月時任港督衛奕信向外交部匯報北京「八九」學運對香港人生活的影響:「北京學生運動引發香港史無先例的大型遊行,五月二十一日及二十八日的遊行人數超過五十萬,籌得高達一至兩百萬英鎊款項支持學生,香港人出現強烈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學生運動被鎮壓後,嚴重損害香港人對前途的信心,廣泛地出現向英國政府申請居英權的訴求。香港人普遍要求大幅修改《基本法》,使中國政府更具體地向香港人承諾,在一九九七年後不會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學生運動引發香港多次史無前例的大型遊行,但除了李柱銘及司徒華之外,差不多沒有其他行政或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有參與其中,但李柱銘及司徒華也未能有效地利用這機會,建立作為真正政治領袖的資格,香港人出現了要加快立法會直選的共識,但也有擔憂認為太快地大幅改變會影響香港的穩定」。
此外,解密檔案要點還有:「《人民日報》評論香港政府對支聯會坐視不理,使香港變成顛覆中國政府的基地,文章不點名批評李柱銘及司徒華鼓吹以民主抵制共產主義,及提倡港獨」;「香港一直以來都有太依賴的問題,可能由於缺乏政治發展,所以傾向會情感上反應過激,及對外推卸責任,再向其他人尋求解決方法」,時任港督衛奕信在立法局上發表回應「八九」學運的幾個可行方案,包括加快直選的進程及制定《人權法》……
愛國民主遊行人數微增
這一展覽於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日至六月十日舉辦,延伸活動有:「六四」一人一故事劇場,撚書會,我這一代創作人,真人圖書館,中國夢行為現場、詩會即其他表演,紀錄片放映會等。香港紀念「六四」二十九周年的主題是「悼六四,抗威權」,一系列紀念活動有:四月五日,清明節獻花;四月十五日,「毋忘六四」二十九周年長跑,每年增加一公里,二零一八年跑二十九公里;五月四日,洗刷「國殤之柱」;五月四日至二十五日,「習近平專政」系列講座;五月二十日,「民主風箏行動」;五月二十五日和六月四日,在香港京主要媒體刊登「平反『六四』」聯署廣告;五月二十七日,「愛國民主大遊行」,由灣仔修頓足球場出發遊行至中聯辦,支聯會宣布有一千一百名市民參與遊行,較二零一七年多百人,警方則指有六百一十人參與,較上年增一百六十人;六月四日,在維園足球場舉行「六四」二十九周年燭光悼念集會。
據悉,艱苦經營了兩年的位於尖沙咀柯士甸路的「六四紀念館」,在業主立案法團的訴訟纏擾下,終在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日閉館。紀念館雖暫時關閉,但支聯會二零一七年於不同地點設置臨時「六四紀念館」,傳承歷史真相。支聯會常委總結以往籌辦臨時「六四紀念館」的經驗,認為仍是需要盡快覓址重開永久紀念館,並以長期的公開展覽活動凝聚支持力量和發揮影響力。紀念館正在「眾籌」,以物色更大面積的地方重新開館,延續傳遞「六四」真相的使命。現已有一些選擇和構思,希望「六四紀念館」的重開可於「六四」三十周年前實現。
香港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說,一直都有尋找永久展館,但支聯會經濟基礎有限,香港現時經濟不穩,擔心樓市摸頂而「買貴」了浪費捐款,房子貴是一個問題,還有選址的因素,包括土地契約條款的法律問題等,目前仍未覓得合適地方。
他稱籌款活動仍在繼續,至今籌得七百多萬港元(折約九十萬美元),最近還有人表示將再捐贈五十萬港元,假設用八百萬買了一千二百萬的房子,還需要房貸,需要管理費等費用,這就需要小心選擇。他說,「籌款多點,選擇多點」,故沒有設籌款目標,希望日後可買到面積約百平方米的地方,不只是辦展覽,還可以播放影片和舉辦研討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