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2018年世界競爭力年報》,評估全球63個經濟體,過去兩年排首名的香港,今年跌至第2,被美國超前。香港在「管治效率」和「營商效率」連續4年居首,但「基礎建設」今年由第20位降至第23位,當中「科學基建」的排名較低。財政司長陳茂波昨表示,香港在科技和科研基建發展「落後了」,但政府已加大投資,重申香港依然有競爭力。
遭美超前?陳茂波:已增投資基建
該報告統計了全球63個經濟體,據「經濟表現」、「政府管治效率」、「營商效率」及「基礎建設」四大項目評分。四大項目下各有細項。
管治營商效率續居首
根據2018年年報,香港在「政府管治效率」及「營商效率」連續4年排名第一,當中多個細項指標,如「公共財政」、「財政」等名列前茅,惟於「社會結構」 (包括「堅尼系數」、「社會和諧」)等指標排名較低;「經濟表現」方面,香港排第9,但由「辦公室租金」等細項組成的「物價」指標排名接近包尾(61位)。
四大分項中,香港排名最低的是「基礎設施」,排23位。細項中,香港於「基本基建」排第6,但在「科學基建」、「健康與環境」及「科技基建」排名分別為第24、23及19,屬中游位置。
對比整體競爭力排名第一的美國,其於「管治效率」及「營商效率」排名分別為26及12,低於香港,惟美國在「經濟表現」及「基礎建設」中奪冠,其中在「基礎建設」的細項中,美國的「科學基建」、「健康與環境」以及「科技基建」分別排名第1、8及3位。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承認香港在科技基建及科研基建上的排名「落後了」,影響整體競爭力排名,他說政府過去兩年已大力投入資源改善創科、科研環境。陳茂波表示美國減稅、股市表現不俗及政府對未來基建的投資比較正面,因而超越香港成為第一,但強調香港去年經濟實質增長達3.8%,遠高於過去數年,仍具競爭力。
學者:港落後韓台星二三十年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香港企業過往為省成本把生產重心移往內地,企業投放於科研比例較低,故造成科研基建比鄰近的台灣、韓國、新加坡「落後二三十年」的現况,又稱政府雖投放資源改善,但短期內難追上其他已發展地區。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客席講師黃元山認為,港府在公共醫療上投放資源較少,「排隊時間長、診症時間短、偶爾有醫療事故」,令香港在「健康與環境」的排名位列中游。
年報亦引述香港貿發局資料,稱本港在2018年的挑戰包括面對美國金融政策規範化以及貿易保護主義,並要抓住內地經濟機遇,包括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發展。年報又提到要提供住宅及商業用地,以及解決人口老化問題。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