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諮詢文件指出,人口老化將令休憩空間需求增加。土地小組成員、前規劃署長梁焯輝認同,目前土地「大辯論」的焦點傾向覓地建屋,忽略了休憩用地等配套設施的需求。他認為小區重建時整合用地,打造具規模的休憩空間,是正確方向。有智庫組織促請政府發展閒置休憩用地為公園,並停止改劃休憩用地作住宅用途。
明報記者 岑詠欣
目前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為161平方呎,東京為210平方呎,深圳達300平方呎。調查機構Mercer(美世)今年3月公布全球宜居城市最新排名,排名第1是維也納,新加坡是亞洲最宜居城市,排名25,香港則排名71(見表)。專責小組認為,如果市民有共識要「住大齱v,並提高休憩用地的規劃標準,香港未來需要的新增用地將遠高於目前估算的至少1200公頃。
7區人均休憩用地低於建議標準
按政府的規劃標準,目前人均休憩用地面積需最少2平方米,政府《香港2030+》建議增至最少2.5平方米。土地小組在諮詢文件表示,隨茪H口老化,休憩空間需求料增加,因此《香港2030+》建議的規劃標準有上調空間。規劃署去年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指出,在2016年,7區的人均休憩用地面積低於2.5平方米,最小是東區,僅2.1平方米(見表),有非牟利機構最近與居民共議,冀提升區內公共空間質素(見另稿)。
梁焯輝說,市民可從家中步行到達的休憩空間未必很多,「尤其九龍區,可能計的數足夠,但不會預計到長者要乘車去休憩空間」。他憶述曾探訪居於深水茤衁漕漭壑k,要乘車去荔枝角的休憩地方「抖氣」,「女兒讀K3,家中地方細小,問她們平日會去哪,媽媽答剛去荔枝角玩」。他坦言政府做規劃工作有限制,「如果你劃幅地去興建(休憩空間)比較困難,因為政府都是看priority(優次)」。
梁焯輝認為,若打造較大規模的休憩空間,可令香港較宜居。他認為可透過近年市建局的小區重建概念,整合舊區零散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和休憩用地,打造較有規模的休憩空間,「現時單幢樓的地面都有休憩空間,但似乎不太受歡迎,經驗告訴我們,必須藉小區規劃整合(用地)」。他說,最理想是利用綠化走廊、馬路、行人天橋等連接區內不同的休憩空間,形成一個網絡。
利用綠化走廊馬路行人天橋連接
思匯政策研究所曾研究本港公共空間,負責的高級研究員(公共空間)黎文燕回覆本報稱,新加坡和上海每人可平均享受超過7平方米休憩用地,香港設定規劃標準時應進取,建議人均休憩用地面積的規劃標準最少3平方米。她說,儘管重建可引入小量休憩用地,但對發展商而言,提升發展密度才能賺錢,又指目前不少已劃作公共空間的土地「曬太陽」或只作臨時用途,建議政府發展這些閒置土地為公園,設計上應配合市民需要。
(土地大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