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森約150年前來到仍是清朝的中國旅居10年,其間他以相機記錄福建、浙江、北京、港澳台等多地的風景、肖像和市井生活。
約翰.湯姆森的昔日作品近日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布魯內畫廊展出,逾120幅珍貴歷史照片引領觀眾感受150多年前「晚清中國」的風土人情和市井百態。
據了解,約翰·湯姆森成長於攝影技術誕生和初步發展的時代。不到30歲的湯姆森在1862年時背茖I重的攝影設備離開英國前往東南亞,並隨後以香港為中心開始了在中國及周邊國家的遊歷。旅居中國期間,他的足[遍佈北京、南京、廣東、海南以及福建等多個省市。作為首批記錄19世紀中國的西方攝影師之一,湯姆森的鏡頭堣ㄥ有晚清達官貴族,如恭親王奕訴和兩廣總督瑞麟;也有街頭挑擔子的小販和裹足的婦女。
據「中國和暹羅—透過約翰·湯姆森的鏡頭」攝影展聯合策展人姚詠蓓介紹,與當時很多西方攝影師帶有偏見的眼光不同,湯姆森拍攝的對象和視角廣泛且客觀,「他拍攝的是真實的晚清中國,沒有那些負面的、充滿了獵奇心理的視角。在今天看來,我們認為他是新聞攝影的先驅。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個概念,但他拍攝的作品,的確與同時期的其他攝影師不一樣」。
姚詠蓓又指出,長居英國的她2006年時在倫敦維爾康姆圖書館的收藏中發現了湯姆森留下的3箱玻璃底片,當時她深深為這些記錄了晚清生活的照片所震撼。而在隨後的十多年,她便一直致力將湯姆森的攝影作品呈現給更多觀眾,因為這批照片不僅非常具有歷史價值,更充滿了人文關懷。
她舉例以其中兩張照片作對比:「這張照片堛漱k孩看上去只有十幾歲,她就要結婚了,可以看得出她生活在富貴家庭,但你看她的眼神,透露荋d傷,因為今後她就要在這個後花園堳袡L一生了。而你再看對面牆上掛茠熙o幅照片,拍的是一位南方女子,樸素貧窮,她生活在船上,以捕魚為生,但她的眼神是多泵菪恁C所以,在150年前,作為一個外國人,能夠從眼神讀懂這些被拍攝者的內心,我覺得太有價值了。」
此外,約翰.湯姆森的作品亦不乏清朝女性的身影,姚詠蓓評價指這顯示湯姆森不僅攝影技術一流,還十分擅長與本地人打交道。他這個白皮膚,蓄茬s鬢鬍,戴荌祁妥U的「洋人」在19世紀末期的中國既能夠出入豪門名苑,為皇親貴族拍攝肖像照,又能夠在街頭與底層勞動者打成一片,捕捉市井生活。這反映出「他這個人的溝通能力相當強。他不懂中文,在中國生活期間他認識了很多樂於幫他忙的朋友。因為他尊重中國人,所以中國人也願意給機會讓他拍攝。那個時候大家對相機還不太了解,甚至有的人迷信相機會攝取人靈魂的說法,但他還是拍到了很多珍貴的畫面」,他作品內的男女老幼看上去都「那泵w詳自然。可以想像,他一定很善良」。
據了解,「中國和暹羅—透過約翰.湯姆森的鏡頭」攝影展將持續至今年6月,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布魯內畫廊免費開放。此前,在策展人姚詠蓓的推動下,湯姆森作品展已經在亞洲、北美和歐洲多地展出,參觀人數近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