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鰲看兩岸與港澳
一年一度的博鰲論壇,歷來是港澳台灣與北京領導人互動的一個平台,從近年這種互動的變化,可以一窺兩岸關係及中港關係的變遷。
博鰲論壇2001年設立,自2002年起,除2012年即將卸任的曾蔭權缺席過一次,香港特首幾乎每年必到。2002年時任特首的董建華出席時,與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單獨會面30分鐘,顯示中央對剛回歸的香港的重視。但中央每年出席的領導人都有所不同,既有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有時也會由國家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都會與香港特首會面,但形式不一,有時是單獨見特首,有時是一併會見隨行的香港工商界人士,並合影留念。
習近平以國家主席身分共3次出席博鰲論壇,2013年和2015年兩度見梁振英及香港工商界代表,但都是禮節性握手寒暄,合影留念,並未發表講話,更無坐下會談。今次,據說習近平昨日有見台灣、港澳、亞洲媒體以及世界經濟論壇等4批代表,但只與台灣團成員一一握手並發表談話,官方傳媒亦只報道見台灣團。這大概是繼去年越南峴港APEC峰會取消單獨會見香港特首之後,中央在對港取態的又一變化。
不過,台灣亦不必沾沾自喜,對比以往,兩岸在博鰲的互動亦反映了雙方關係的走低。2008年台灣國民黨籍候任副總統蕭萬長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身分出席論壇,與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時值馬英九剛剛當選,兩岸關係翻開新篇章,蕭提出了兩岸恢復交流、開放包機和讓大陸遊客赴台等要求,獲胡接納。此後,錢復與溫家寶、吳敦義與李克強,在博鰲也都相談甚歡。
反映「親者疏疏者親」禮賓思路
不過,從島內太陽花反服貿學運興起,到民進黨復辟回朝,兩岸關係拾級而下,隨着北京對國民黨的失望,蕭萬長在博鰲的待遇也每况愈下,昨天本來預告與習近平的閉門會晤,最後變成了3分鐘的「企談」,明年會否變成與享受港澳的禮節性合影待遇也未可知。
香港台灣政要待遇的變化,反映出北京「親者疏、疏者親」的禮賓思路,不欲在國際論壇談內政問題:既然是自己人,就不必那麼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