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社署去年度開始,把合資格社福機構的最高3層職員薪酬報告上網供查閱。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下稱社福工會)整合資料後,發現有5間社福機構被列為「首層員工」如總幹事等位置的高層,年度現金津貼超過10萬元,其中保良局的兩名總幹事平均獲得逾38萬元津貼,遠高於其他機構;有機構的首層人員薪酬比社署同等職級人員多18萬元,相等於一名前線照顧員的年薪。工會質疑有機構「肥上瘦下」,促請政府跟進。
有機構高層年薪超社署18萬
社福工會收集66間受整筆撥款資助社福機構的「監管受資助非政府機構高級行政人員薪酬檢討報告」,發現在2016/17年度有32間機構最高3層員工獲發現金津貼。
該會進一步分析,六成最高層如總幹事等負責人,獲發300元至76萬元不等現金津貼,當中5間機構首層員工平均獲發至少10萬元津貼(見表);其中保良局兩名總幹事合共獲發76.6萬元津貼,較上個年度增加19%,平均每人38.3萬元,其次為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其院長獲得21.2萬元現金津貼,較去年度增加21.5%。香港扶幼會總幹事及副總幹事合共獲得29.3萬元津貼,平均每人14.6萬元。
兩幹事共獲76萬津貼 保良局﹕反映職責
至於最高層員工的薪酬,調查亦發現有14間機構的首層員工薪酬高於社署同等職級員工,其中元朗大會堂管理委員會有限公司的最高層員工職級,相等於社署總社會工作主任(CSWO),年薪為165萬元,較社署總社會工作主任頂薪點多18.6萬元。其次為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其首層人員的年薪為136.5萬元,較CSWO頂薪點高出約17.5萬元。
保良局回應指出,社會服務部最高3層管理人員2016/17年度薪酬總開支,控制在服務整體營運支的2.33%內,兩名最高層員工津貼部分反映其職責、工作及評核,有關人員晉升為總幹事後,薪金仍維持在原有職位的水平,該會持續檢視各級員工招聘及薪酬福利,審慎理財亦要具競爭力。元朗大會堂、防癆會至截稿前沒有回應。
社署﹕薪酬福利屬機構自主範疇
社福工會理事長邱智恆質疑部分機構有肥上瘦下情况,對前線員工不公平,亦打擊公眾對社福機構的信任,要求涉事機構的董事會盡快檢討,把資源用於改善前線員工薪酬待遇,社署亦應修改現行指引,規定社福機構員工的薪酬開支不能高於政府同等職級的公務員薪酬水平。
社署回應指出,接受整筆撥款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在確保服務質素和符合《津貼及服務協議》規定的前提下,可按其人力資源政策及與員工簽定的合約,訂定員工薪酬福利,包括基本薪酬、獎勵金和現金津貼等,屬機構自主範疇;機構對此必須有清晰、公平、妥善監管和問責的制度,並應該讓員工知悉薪酬福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