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 巴人難掀三次起義
今年既是以色列建國暨巴勒斯坦「大災難」(Nakba,指巴人因以色列獨立引發戰爭而流離失所)的70周年,也是第一次巴人起義(Intifada)結束的25周年。在這敏感時刻,以色列軍隊在加沙邊境槍擊巴勒斯坦人,掀起爭議之餘,也令人憂慮會否又觸發第三輪巴人起義。不過,跟上兩次起義不同,巴人現時內憂外患,是否有意願或能力發起第三次起義不無疑問。
巴人兩次起義分別在1987年及2000年。《國土報》專欄作家普菲弗(Anshel Pfeffer)引述以國情報分析高層指,以方相信哈馬斯明白其軍事和科技永難追上以色列,投資於火箭和隧道效果不大。
和平集會配騷亂 哈馬斯新策略
普菲弗認為,周五的集會可能反映哈馬斯改變策略,有效地結合以多數人和平集會為主、少數人衝擊為輔的「新舊並用策略」。哈馬斯似乎爭取到國際傳媒注意。
不過,上周五的示威只有3萬人參加,佔加沙總人口不到2%;此後的行動能否有上周五的規模仍待觀望。跟上兩次起義相比,巴人內部如今分歧巨大,更難集結力量。有別於上兩次起義時巴人仍有阿拉法這個無可置疑的領袖控制大局,現今的巴勒斯坦卻正如《國土報》記者古里(Jack Khoury)所指,尚未走出內訌泥沼。
巴勒斯坦現時由法塔赫和哈馬斯分別統治西岸和加沙,已超過10年,雙方始終堅持自己的抗爭路線正確,各不相讓。儘管近月傳出雙方商討和好,但進展緩慢,法塔赫堅持要收回加沙控制權,但哈馬斯對解除武裝的要求始終抗拒,在上周五「土地日」血腥事件發生前不久,兩者仍在為自治政府預算各不相讓。巴人要達成一致聲音,發動起義來跟以色列叫板,似乎不大可能。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