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特朗普可以借助減稅吸引資本回流,但大量工人已退休的美國,如何提供足夠的技術工人配合製造業回流?實在值得深思。圖為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家鋼企。
放大
 

其他新聞
特朗普「艷星門」 律師稱有出軌光碟
俄炸電視塔迎世界盃
《紐時》引內部文件揭露 Uber自動車安全遜同行
莫斯科示威 勇敢女童成網紅
聯合國報告:過去3年歷來最熱 今年延續極端天氣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中美經濟貿易打擂台

中國剛剛完成人事調整,新任財經高官尚未來得及喘息,美國就迫不及待地「宣戰」了。美國一邊加息,一邊對華舉起貿易大棒,對全球經濟格局影響深遠的調整開始了。3月20日全國兩會結束,包括主管宏觀調控的國家發改委在內的國務院機構開始大幅調整,央行、財政部兩大經濟部委長官易人,正值新舊交替。

新屆財金官員櫈未坐暖「上戰場」

次日,美聯儲就宣布加息。長達數年的量化寬鬆以及寬鬆監管,難以挽救美國金融業從巔峰跌落的命運。加之擔心通脹,美國毫不猶豫地調整貨幣政策,不會考慮中國正在為降低製造業成本而苦惱。

美國總統特朗普無法像克林頓那樣享受金融泡沫帶來的繁榮。他把希望寄託給了外流幾十年的製造業,宣導發展製造業,通過大規模減稅,游說外國和美國公司重新到美國設立工廠,提供工作崗位。同時,對商品貿易競爭對手——中國開刀。

22日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涉及徵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這比之前所說的500億美元還要高出100億美元。

貿易戰無助挽救美國製造業

從1年前開始,中國不斷游說美方放棄貿易戰的想法,並不斷開放農產品、金融服務市場,但收效不大。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直至貿易戰。中美經濟較量正式登上舞台。兩大經濟體交惡,兩國甚至全球外貿的處境都將變得不妙。央行加息,增加製造業成本、抑制消費。貿易戰開打、加徵關稅,更是雪上加霜。

面對美國攻勢,中國不會坐以待斃,商務部警告說,中方絕不會坐視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必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中國外交部的措辭更加強硬:「如果有人非逼迫我們打,我們一不會怕,二不會躲。」兩敗俱傷的貿易戰能令美國重振製造業嗎?至少在短期內,特朗普難以如願。

從上世紀1990年代開始的全球製造業大規模向中國轉移,已令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業基地。從技術工人、經營管理到工業資本甚至全球市場銷售都已獲得突飛猛進,不再是連火柴、螺絲釘都無法製造的積貧積弱之國。

製造業回流 美工人未必可配合

即便美國一直不願轉移的大飛機製造,中國的C919也已取得815架訂單,2021年就會交付首家用戶。3年後,波音的好日子或許就會到頭了。

同期的美國,金融業輝煌,但汽車、洗衣機、鋼鐵、鋁等製造業衰落。廠房空置多年,機器生鏽直至被運往中國重新煉鋼。特朗普可以借助減稅吸引資本回流,但手藝生疏多年甚至大量工人業已退休的美國,如何提供技術工人?比如製造業北上多年的香港,如今能招聘到足以支持流水線運轉的紡織工人嗎?

徹底碰壁之前,不知特朗普會否回頭。

 
 
今日相關新聞
中美經濟貿易打擂台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