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教授王一談劍橋同事霍金:在最艱難領域 做最艱難理論
【明報專訊】「黑洞不是這麼黑的。」霍金在《時間簡史》中寫道,黑洞像一個發熱體般發亮。今天看似簡單的說法,在當時的物理學界卻捲起千層浪。曾和霍金在劍橋大學做同事的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王一說,「他(霍金)的學術成就相當於、甚至高於很多諾貝爾獎得主,他的理論開啟了量子力學的大門。」
王一曾在劍橋大學任研究員,辦公室就在霍金的隔壁。王說︰「他是校內德高望重的人物,劍橋入學面試成績最好的10個學生,才可見霍金。」談學術,王一說從前的科學家,沒人敢把「引力」和「量子力學」兩個看似矛盾的理論互相結連,但霍金敢於想像,觸碰前人不敢觸碰的領域,把「引力」和「量子力學」連繫到黑洞理論,推論黑洞會吸取負能量粒子,而正能量粒子可以逃離,並輻射出能量(「霍金輻射」)。此學說改變了從前科學家認為黑洞是「只吸不釋」、「永恆黑暗」的假設。王一形容,霍金的學說「驚為天人,他推敲出所有人都不敢想像的事情」。
科技落後無實證 無緣諾貝爾
優秀學說往往先於時代。霍金在《時間簡史》第一章,提及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00多年已提出「地球為圓」、「星月圍繞地球盤旋」的假設,今天得證的真理,在當時卻未能證實;2300多年後的現今科技,也未能為霍金對黑洞的設想提供驗證工具。「科技落後於霍金的學說。」王一解釋,黑洞目前仍是遙不可及,「霍金輻射」亦過於微弱,未能被現代科技探測,故霍金的學說暫仍未有實證,因而無緣諾貝爾獎。
王一說,霍金學說縱使未有實證,但都經過數學和邏輯上的嚴密推論,他毋庸置疑是頂尖的科學家,「他幾乎是在最艱難的領域中做最艱難的理論」。
作為無神論的物理學家,霍金認為天堂是子虛烏有,人死,便猶如機器缺電,一切歸於無。今天,這台超級電腦,終停止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