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橋發展收村 田心新村指忽視歷史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發展洪水橋新發展區作為中長期房屋土地供應來源,但需收回5條非原居民村。3名立法會議員昨聯同政府官員視察受發展影響的田心新村、亦園村等。有田心新村村民表示,政府早年遺忘將部分村屋納入田心村村界內,村內社壇及古井自清朝起已存在,證明村落歷史價值,要求重新納入原居民村界,並在發展期間保留村屋及歷史文物。亦園村村代表亦批評,政府至今未有與村民商討賠償及安置方案。
稱村內社壇古井清朝已存在
政府去年5月刊憲《洪水橋及鬻齯幫洐p劃大綱草圖》,計劃發展總面積達707公頃的洪水橋新發展區,興建6.1萬個住宅單位,但因發展所需,政府需強制收回田心新村、新生新村、亦園村、石埔路尾村及沙洲里二村5條非原居民村;政府擬今年第四季向財委會申請撥款發展,明年展開前期工程。
立法會議員梁耀忠、鄺俊宇和朱凱Y昨與多名政府官員實地視察受發展影響村落。田心村村長陳植良表示,田心村已有300多年歷史,但過去政府部門劃定村界時,遺忘將部分村屋納入原居民村內。部分村內設施包括社壇、古井及青磚古屋,自清朝起已存在,並經歷數代至今。
亦園村村民望能「村換村」安置
他希望政府發展洪水橋時,能夠城鄉共融,保留村內歷史建築及文物,並將目前被劃在田心新村的村屋,重新納入原居民村內,不受發展所影響。亦有田心新村村民指出,早於1982年在此耕種農地,希望政府能夠重置農地,讓他們繼續耕種。
議員批諮詢如「白做」 補償不足
亦園村村民代表蔡志本稱,亦園村有3000多名村民,自政府提出收回村落,村民均感到驚慌,形容面臨滅村,但政府仍未向村民商討賠償及安置方案。他期望政府能體恤村民,建議以「村換村」方式安置村民。
梁耀忠批評,政府雖然就洪水橋發展3次諮詢公眾,但與村民的溝通以至對村落的了解均做得極差,令村民感覺被政府遺忘。他認為政府在未與村民妥善商討賠償及安置方案前,不應強行收地。朱凱Y也批評政府過去的公眾諮詢猶如「白做」,又指目前60萬元的寮屋補償,在樓市高企下,根本不可能令村民重置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