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要求媒體淡化修憲報道
不突出「刪任期」建議 免「被海外作文章」
官方新華社2月25日以英文稿的方式,率先突出報道中共中央建議刪除憲法國家主席任期的內容,引發民間及海外強烈反彈。有內地傳媒收到指示,要淡化處理有關刪除任期限制的報道,以免再「被海外作文章」,同時亦減少評論。有消息指新華社的英文稿被指為「政治失誤」,新華社對外部在接受本報查詢時,則表示對此並不清楚。明報記者
新華社25日下午發出英文稿,並無像過往一樣發出中文稿,而是以打包方式將修憲建議內容一併刊出,約4000多字。三大官媒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公號亦刪去加紅字標出重點修憲內容的版本。在次日的內地紙媒報道中,亦無重點報道「中央建議刪除憲法國家主席任期」的內容。據中央社引述北京媒體工作者透露,官方口頭指示媒體淡化處理事件,以免「被海外作文章」。該人士表示,這次修憲建議的條文數量很多,但新華社僅以英文稿發布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的條文,有淡化國內衝擊的意圖。但在網絡時代,英文稿很輕易就能譯成中文散播,加上中央建議的中文全文版隨之公布,英文稿淡化衝擊的效果並不明顯。
另一名傳媒人透露,中共決定修憲的內容中,建議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的確是最具話題性的一項,從當天網民轉發及討論的聲量即可看出。但幾乎同一時間,就有媒體接獲「不突出報道」的口頭指示,也是針對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
被定性「政治失誤」
新華社:完全不清楚
內地資深傳媒人楊海鵬昨日在社交網發布消息,指「有關方面」將此事定性為嚴重的政治失誤,已處理多人,新華社領導亦要檢討。本報致電新華社查詢,對外部工作人員表示,相關的報道只發了英文稿,不過對於有人被處理和社領導作檢討,他表示「完全不清楚,一點都不知道」。
有同樣在中央級傳媒任職的消息人士表示,當時看到新華社英文稿的做法,曾覺得「他們尺度太大」,後來才收到指示刪除標有重點的公號文章。
事發正值中央巡視組進駐
此事發生時,正值中央巡視組進駐新華社,展開為期3個月的巡視。據央視26日報道,在日前召開的巡視工作動員會上,中央第五巡視組組長桑竹梅指出,巡視組將「盯住關鍵少數,查找政治偏差」,新華社社長蔡名照亦表態,各部門各分社要根據巡視組要求,客觀公正匯報情况,確保巡視組全面掌握真實情况。
軍報:堅決擁護 完善任期制度
《解放軍報》昨日發表全軍及武警堅決擁護修憲的文章,是軍方對整體修憲的率先表態。文章指出,「這次修改憲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不過在提到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的部分時,文章小心地以「完善國家主席任期任職制度」的字眼帶過。美國白宮昨天亦談到建議刪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法新社引述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說這屬於中國內部事務,「中國會自己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