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項研究發現,香港不但空氣污染嚴重,貧窮地區的污染程度更高。有學者比較各區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發現多個元朗、深水鶠B觀塘及黃大仙小區的濃度位於前列,頭8位由元朗包辦,反映基層承受更多污染物。 港大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成立的「港大劍橋清潔能源與環境研究平台」,由2014至17年以電腦模型輸入10多種數據,包括空氣監測站、氣象站、道路及城市佈局等,推算2011至15年全港412個區議會選區的PM2.5濃度,以此比較各區的「社會剝奪指數」(Social Deprivation Index,簡稱SDI)之間的關係,發現兩者成正比。換言之,各區間存在空氣污染引起的環境不公。 平台總監李安國表示,研究引用收入、教育水平及職業等數據計算出各區SDI,數值愈高反映生活指數愈低。 結果顯示,各選區PM2.5平均濃度與SDI指數呈正比。412個選區中,元朗、深水鶠B觀塘及黃大仙多個選區PM2.5濃度位於前列,頭8位全於元朗,天澤h所在的逸澤選區,PM2.5濃度及SDI指數均是全港最高,該選區每月每立方米PM2.5濃度為84.2微克,超出世衛24小時標準(25微克)2.4倍(世衛沒有每月平均值,故以24小時標準比較)。至於其他PM2.5濃度最高選區,SDI均為1以上,反映基層承受較多空氣污染(見表)。 研究平台總監促訂政策 應對環境不公 SDI較低選區,如九龍城的何文田、嘉道理、太子,SDI由-1.17至-1.3不等,該3區PM2.5每月平均濃度均為43.1微克。 李安國表示,研究結果顯示香港迫切需要建立更公平環境政策,以科學實證為本的決策機制,應對空氣污染導致的環境不公。研究平台共同總監林哲奇分析,研究團隊觀察到,弱勢社群居住環境較擠迫,但缺乏遷出能力,較多基層市民承受較高的環境風險,相反具經濟能力的市民可以選擇移居至環境風險較低的地區,造成環境不公情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