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未到流感高峰期,但公立醫院已進入冬季服務高峰,3間公立醫院上周有28人滯留在急症室逾12小時,反映內科病牀使用率高企。醫管局計劃在本港進入流感高峰時,加強流感病毒測試,可在24小時內有檢測報告,名額由原本3萬個增至10萬,覆蓋所有有流感病徵的病人。
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啟明表示,威爾斯親王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及聯合醫院上周出現病人滯後入院情况,共有28名病人滯留急症室12小時或以上,輪候上病房,反映內科病房佔用率高企;輪候病房的病人在急症室等候期間,需要急症室醫生照顧,亦延長急症室輪候時間。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張子峯指出,過去兩周平均每日有967名病人經急症室進入內科病房,最高達1068人次。
每日近千人經急症上內科病房
而流感流行是令服務需求增加的其中一個因素,雖未到流感高峰期,但醫管局已進入冬季服務高峰期,故啟動相應措施,包括逐漸加設700個臨時病牀、加強特別酬金計劃增聘人手等。張子峯指出,當衛生防護中心宣布踏入流感高峰期時,醫管局會隨即加強病毒檢測服務,24小時內有測檢結果,名額由以往3萬個增至10萬,覆蓋範圍亦由以往只限於兒科、深切治療部及肺炎病徵病人,擴闊至所有有流感病徵的病人。
24小時有結果 更準確
張解釋,傳統的快速測試準確度有限,需時覆檢,要等數日至一星期才有結果,加強的病毒檢測可在短時間內得到較準確的報告,可讓醫護人員及早判斷,為病人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基於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期約3萬人使用該病毒檢測,故據經驗將名額增至10萬個。
至於向私院借牀事宜,張子峯指是後備措施,但會提早與設低收費病牀的私院,包括聖德肋撒及荃灣港安醫院商討合作,必要時在一周內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