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區人大代表選有49名候選人競逐36個人代席位。今屆有23個新人出選,包括國際頂尖腦神經科學家、科技大學副校長朱葉玉如,以及從事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的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愈近選舉,愈多「名單」出現,對於是否獲「祝福」、專業背景是否有優勢,朱葉玉如稱不想猜測中央想法,又稱自己沒有看過什麼名單。何建宗則稱「人大選舉要依法進行,中聯辦的官員一定知道,也會遵從,只要是愛國愛港者參選,都應支持」。 朱太否認出選因中聯辦 何感中國需要環境專家 朱葉玉如出席過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主講的十九大報告宣講會,聽取講解創新科技部分,並坐於譚旁邊。她否認出選是因中聯辦,指自己是科學家和教育家,參選是冀以她多年的專業和科研知識、國際網絡,對政策層面的熟悉,推動香港和內地科研發展、合作和教育。 朱太認為香港有很多科研人才,研究亦不落後,但資金是一大局限。她在政綱中提出,爭取內地科研資金過境,支援香港科研發展,又爭取讓香港科學家加入國家科研項目。她說現時不會猜測得票,但會盡力拉票。 何建宗表示,參選是有感中國很需要環境科學,特別是水資源和水科學、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科技和創新產業的專家。他稱獲得很多選委支持,很多人向他表示「國家需要你」,故對自己選情很有信心。他又說,若有「祝福、內定」的名單,是非法干預。二人同樣從事科學研究,亦有教學工作。對於政治,例如《基本法》23條立法,政綱隻字不提政治的朱葉玉如只稱「對香港好的就會支持」,強調科研才是自己專注的東西。何建宗的取態較為明確,他認為有23條,自然要立法,「關鍵只是時間和內容而已,最重要是廣泛諮詢民意,不要硬上馬」。 二人促掌握大灣區機遇 對於香港年輕人,二人不約而同提到需掌握大灣區的機遇。朱太稱自己在科大任教20多年,感覺到香港年輕人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很高,找到喜歡做的事就會投入熱情,「作為老師除傳授知識外,亦應引導他們找出志向,大灣區亦正是機遇,提供多元出路予香港年輕人」。對於近年有人提出港獨,她稱會向中央反映她接觸過的香港年輕人想法。 何建宗則說,今日香港年輕人的問題,隨茪漲a經濟增長,內地年輕人在經濟層面需求滿足後,亦可能出現更高層次的追求,如自主,中央政府需要正視和解決。他建議,中央可從香港的經驗汲取教訓;他又指香港年輕人多了解內地就不會對中國那麼反感,認為「香港人走入大灣區,可以解決房屋、就業、創科等問題,最重要是擴闊視野」。 明報記者 何宛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