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學堂﹕潘國靈 寫作20年與終將消失的

[2017.12.01] 發表
潘國靈 (圖:譚舒雅攝)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香港回歸20年,香港作家潘國靈一路走來,徐徐步入中年。如果生命像沙漏,止不住的是無盡的虛無與荒謬。他說:「如果本身是對生命很幻滅……很灰暗、悲觀的人,寫作會令你有生命力,不論是打開窗口去接觸人,會有動力去令你了解城市、人群,或聽自己內心的狀態。寫作最寶貴的是令這些事承接下去,是最重要的。」以下四條問題作引子,進入他的靈性文字世界。

文、圖:譚舒雅

鳴謝: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文化研究文學碩士課程

■PROFILE

作家、文化評論人、大學講師。著有多本小說集、散文∕詩集、城市論集,如《靜人活物》、《失落園》、《病忘書》、《傷城記》、《第三個紐約》、《消失物誌》、《城市學》等,2016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寫托邦與消失咒》,獲香港電台第十屆「香港書獎」(見頁4)。曾獲多項文學獎,2006年獲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助金」,遊學紐約及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2011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語文同樂 第284期]

更多教育
香港書獎﹕奇幻之旅與一場捉迷藏
【明報專訊】消失謎題 穿梭異界 《寫托邦與消失咒》的女主角悠悠居住在沙城的「華麗安居」,為了尋找因創作「消失」小說而失蹤的作家男友遊幽... 詳情
城市沙龍﹕樹的呼吸
【明報專訊】樹木在我們的生活中,佔?很重要的位置,但偏偏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常留意到它們。其實不一定是遠離人煙的郊野,就算是市區,城市的中... 詳情
閱讀篇章﹕無用?有用?如何用? 不龜手藥
【明報專訊】現代人講究環保,提倡「物盡其用」,「物盡其用」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盡量利用事物本身的「用途」;二是善於發掘事物新的「用途」。像輪胎... 詳情
【明報專訊】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大葫蘆種子,我種下了,長成後果實有五石之大。我用來裝水,但它不夠堅硬,承受不了重量,無法盛水;我把它剖開... 詳情
【明報專訊】在人們心目中,每一樣東西都最少有一種主要功用,如果東西能有效地發揮其主要功用,我們就覺得它很「實用」。葫蘆長成,用來盛水裝物,很...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