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有智能身分證使用達14年,入境處將於明年第4季起分批為全港市民更換第二代智能身分證,料耗資14.6億元。保安局昨提交的立法會文件指出,新證有9個防偽特徵,如利用特製物料在卡上加設橢圓形「透明窗口」,另印有「香港」及「HONG KONG」的觸覺浮雕特徵及紫外線維港煙花圖案;日後巿民亦可以拍卡的模式,使用新證自助過關。
換證計劃亦有特殊的便利市民安排,包括自助化登記及領卡程序、入境處人員到院舍為住院長者換證等(見另稿)。
「大頭照」由右移左
第二代身分證的設計較舊證大有分別;新卡印有洋紫荊作背景,左右兩邊印有香港及HONG KONG的觸覺浮雕特徵,另有具波浪形及立體效果的全息圖、多元化圖案背景及縮微文字印刷。照片方面,繼續沿用黑白相設計,新證「大頭」照片置於左邊,尺寸較舊卡大,解像度較高,右邊則有一幅立體的持證人照片激光影像。
至於接觸式晶片,則由卡面改為置於卡背上,其左邊的箭嘴圖案為光學變色油墨,卡背同時加插彩色紫外線圖案,放在特別儀器下,可以見到面向灣仔會展的維港煙花夜景圖案。另外,卡的較右上方新設「透明窗口」,上面印有持證人身分證號碼。據了解,透明窗口為一塊透明膠片,製造商需用上不同層次的物料,難以偽造。
晶片倡加入性別樣貌資料
現時智能身分證晶片內存有卡面5項資料,包括身分證號碼、中英文姓名、出生日期及簽發日期;因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食物及衛生局的提議,資訊科技辦公室建議在「卡面資料分區」內,額外加入持證人的數碼照片及性別,數碼照片可讓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安全服務,例如銀行可運用容貌辨識方案,核實客戶出示的身分證是否真確等;性別則可以免卻醫護人員以人手輸入的程序,減少錯誤及提高效率。有關建議要按情G進行所需的立法工作。
據保安局過去提交文件,新身分證支援非接觸式讀取資料,市民未來可以「拍卡」方式使用「e道」出入境。新證的晶片界面將利用無線射頻傳輸資料,透過光學閱讀器以非接觸方式讀取資料,並必須通過雙重認證才能讀取晶片的資料;持證人把身分證放在閱讀器上,產生第一條加密匙,通過首重認證後,閱讀器再向身分證發出第二條加密匙,成功認證後才可讀取卡內個人資料,絕不會被隔空讀取。
學者﹕「透明窗口」技術要求高
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鄭利明表示,防偽特徵較舊證L,其中透明窗口的技術要求高,並非「單單在卡上加個洞」,需要特別物料製作以使卡的表面平滑,若製作粗糙,就會摸到該位置下陷,故難以偽造;彩色紫外線圖案亦較少見,過往只見在鈔票上有面積較細的紫外線圖案,新卡圖案為彩色且面積較大,比較特別。
入境處估計,需要更換的身分證數目達880萬張,遠多於上次換證計劃更換的680萬張,換證計劃將在全港設立9個換證中心,於明年第4季至2022年間分階段為不同年齡階層市民換證。政府會先安排入境處、警隊及勞工督察更換,方便他們熟習新證及執行職務。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