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臨近年底,節日氣氛濃厚刺激消費,海關留意到近期不法商人甚少改裝量秤工具,多以「口頭呃秤」欺騙消費者,提醒市民購買海鮮、參茸海味時要留意工具上的讀數。
海關消費者保障科首席貿易管制主任陳國基表示,現正值冬天,而且冬至臨近,海關會加強抽查市面的產品,如暖水袋等季節性產品,亦留意海味舖、海鮮酒家等,會否有不法商人「呃秤」,違反《度量衡條例》。
陳指出,近期少見有不良商戶用不準確的量秤工具犯法,反而會「口頭呃秤」。例如今年7月,海關到一家位於西貢的酒家,放蛇試購了4隻瀨尿蝦,東主即場秤出海鮮的重量,口頭向關員指共重30両,其後調查人員將相關貨品放到電子磅量度,發現只有約22両,多收了189元。他指關員事後利用砝碼測試酒家的量秤,證實該秤的讀數正常,未有被改動,相信酒家是以「口頭呃秤」方式瞞騙消費者,經起訴及司法程序,酒家及董事被罰款1.2萬元。
量秤正常 店員謊報重量
根據海關數字,今年首10個月共有138宗涉及產品安全的舉報數字,當中包括玩具、兒童產品及消費品,較去年同期微升3%;另外,有關度量衡的舉報則錄得352宗,較去年同期下降32%;另外,2015年至今,成功檢控了3宗涉及網上銷售不安全產品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