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料A
中秋節過後垃圾如山,賞月的人於中秋節當晚(10月4日)在康文署的公園及沙灘遺下55公噸垃圾。即使環保團體多次呼籲停止玩螢光棒,仍有不少人照玩,更有人將螢光棒拋上樹,致滿樹螢光棒。
據「馬鞍山之友」facebook專頁,中秋節晚有網民在馬鞍山耀安村公園見到市民在大樹下拋「螢光寶牒」,將螢光棒弄成小圈拋上樹,並稱樹枝上至少掛有50個螢光圈。其他網民斥責指螢光棒內含有毒化學物,難以重用和回收,亦有網民指出在街上見到多個載滿的大型垃圾袋,當中不少是用過的螢光棒。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稱,數十元便可買到一筒五光十色的螢光棒,很多市民總以「一年一次」為藉口放肆玩螢光棒,有關思想反映市民貪一時之快,沒想太多後果,環保意識不足,沒深刻反省每個行為背後的意義,盼市民慶祝節日時也多關注環保。
資料來源:《明報》,2017.10.06
資料解讀﹕
資料A顯示在中秋過後,市民遺下大量廢物,當中包括含有毒性的螢光棒。螢光棒難以回收和處理,但市民因螢光棒價錢廉宜、方便享樂,大量購買和使用螢光棒,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資料B
(見圖)
資料解讀﹕
資料B是一張宣傳海報,目的是傳遞在中秋節不宜使用螢光棒的信息。海報內容包括不宜使用螢光棒的原因,例如不能重用、難分解等。其標語「不可一,不可再」說明即使是偶爾用一次(如中秋節),市民也不應使用。
■問題及答題指引
1.根據資料A,市民在中秋節大量使用螢光棒對社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6分)
廢物問題更嚴重
資料A反映,市民於中秋節遺下55公噸垃圾,當中不少是即棄的螢光棒,可見用螢光棒增加節日氣氛會產生廢物,從而加重堆填區負擔。
污染環境 影響市容
從資料A可見,有市民把螢光棒拋往樹上,雖然當下可能很美麗,但當螢光棒失去光度,或在日間時,反而顯得醜陋。此外,螢光棒大量纏掛樹上會加重樹木負擔和影響樹木生長,螢光棒內的物料也會污染環境。
浪費可用資源
螢光棒是商家製造出來吸引市民購買和在中秋節使用的產品,當中使用了不少塑膠物料,亦意味著有大量可用資源用在這類用完即棄、沒有多大實用價值的螢光棒上,形成浪費。
耗用政府資源
每次節日過後,政府都需加派人手清理市民於公園和沙灘遺下的廢物,如大量使用和拋棄螢光棒,只會進一步耗用政府資源,減少政府可以用於社會其他方面的資源。
2.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如何不利環境保護?參考以上資料,或就你所知,說明你的看法。(8分)
•中國人愛好排場的節日文化容易造成過度消費及產生廢物。由於中國人喜愛熱鬧,在冬至、新年等節日會隆重慶祝,使用較多物品於佈置、衣著打扮、儀式等。這些資源或物品往往在節日過後被棄掉,例如揮春、儀式用品等,使廢物問題更嚴重
•中國人的好客之道會造成大量廚餘。中國人於節日大多會邀請親戚或朋友一起用膳,而招呼客人時,中國人的禮儀認為不能失禮,或會準備大量食物,如未能吃光,即製造大量廚餘
•中國人為迎合節日多消費,購買很多新物品,例如新年時「送舊迎新」,添置許多新衣服和新物品,或是在家中做大掃除,把很多仍可使用的東西丟掉,產生廢物
•中國人在節日時習慣互相送禮,如新年的賀年食品、中秋的月餅等,但所送禮物有時份量太多,未必能全數被享用,難免棄掉,產生廢物
文:保良局姚連生中學通識科教師 劉俊偉
[通通識 第4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