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8月強颱風天鴿襲港,天文台一度發出10號風球,天鴿帶來的雨水亦令繁忙的公主道成為澤國。為了紓緩水浸問題,政府計劃引入全港首個「雨水花園」,將公主道與衛理道交界的路邊公園挖深,鋪設濕地泥土及吸水植物,在大雨時儲起部分雨水,及將雨水從地下排走,惟實際效果仍有待計算。
發展局表示,為推廣優質的宜居城市設計,位於公主道的景觀優化計劃,目的為推廣「水敏性城市設計」(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的概念。
首大專生園境作品獲政府採納
發言人指出,「雨水公園」的初步設計已經完成,發展局將與相關部門研究進一步落實的可能性。該設計是政府「通過設計提升宜居性」計劃下的項目,由發展局轄下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推動,旨在提供平台讓學術界、政府和專業人士交流設計,共有6間本地及海外的高等教育院校參與,部分設計會被採納,當中包括雨水花園,以及另一個生態公園(見另稿),均由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園境建築學士課程的學生設計。這是香港首次有大專院校學生的園境作品獲政府部門採納。
研究團隊成員溫芷欣表示,近年內地規劃引入海綿城市概念排洪,雨水花園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挖深花園 水向下流
本港過去建造了多個大型地下蓄洪池如跑馬地及石硤尾等,但市區地底佈滿管線,可供向下挖掘建造同類型蓄洪池的地點並不多,若要再提升排水能力,可將面積較小的公園改建成雨水花園,將暴雨暫時儲起及排走,進一步提升排洪能力。
該位於公主道及衛理道交界的公園,面積只有約750平方米,現時綠化採用一般園藝泥土,厚度只有20厘米,下雨時無法向下流,雨水向四方八面流走,無助防洪。
團隊參考天水圍濕地公園採用的植物及排水設計,建議將雨水花園挖深及分成3層,上層為黏度較高的濕地淤泥、中層以沙粒分隔、下層鋪設石塊。
種植具吸水及耐淹特性植物如驅蚊草及燈籠草等,當下雨時,上層植物吸去部分雨水,其餘向下流走,相信有助紓緩水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