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剛過去的香港書展吸引近100萬人次入場,其間請來朱天心與香港文化人梁文道對談,從過去的文學盛世談到現今的文學困境,終究離不開網絡文化、年輕人自我膨脹的問題。
朱天心:滅絕雖必然 讓恐龍努力活
曾經,「文學是生活的基本事實」,不論你從醫還是經商,總會讀過一、兩本張愛玲、白先勇的小說;曾經,出版業界興盛,書籍銷量動輒以千本、萬本為單位。朱天心引用丈夫唐諾的話,慨嘆遠方的新鮮事、革命的吹號、怡人的故事已不再需由文學傳遞。沒有文學,大家照樣活得下去。文學當前的狀G,有人比喻為廢墟,朱文心卻認為是瓦礫,連曾經的雕樑畫棟都不存在,曾經的文明歷史都了無蹤影。在2009年的香港書展,朱天心曾把文學和文學創作者比喻為「恐龍」,滅絕是必然的命運,唯一可做的,就是讓恐龍努力活荂G「如果有天還有家長帶茪p朋友,想看恐龍時,不會去博物館,不用去打開圖鑑書,不需要靠大人的描寫、想像,起碼還有個恐龍去指認。」
去年《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上映,朱天心坦言自己為電影中的拾荒女孩掉下眼淚:拾荒女孩在瓦礫沙漠一般的廢墟拾荒,維持生計,卻無意中捲入戰爭,以執傲的樣子,千辛萬苦地把光能劍交到絕地武士手中。或許,文學的瓦礫時刻未嘗不好,她只求去蕪存菁,留下一些像《星戰》中拾荒女孩一樣純粹的作者。
梁文道:文學盛世不過是場誤會
人人說文學盛世不再,為之惋惜,梁文道卻坦言:「瓦礫是正常的,所謂盛世是一場誤會、一個意外,機緣巧合下的南柯一夢。」以前的人,讀書是唯一的娛樂,每次走到書店,就問店員最近有什麼新書,讓店員從書架把書本拿出來。出版業的發展,不過是這幾百年的事,在此之前,李白、蘇東坡都沒有稿費。他提到現在一些年輕詩人都不把詩作出版,而是貼在臉書,就像清朝之前,寫作只求以詩會友,不求出版。所謂盛世不再,不過是回歸出版業改變文學之前的狀態。
朱天心:寧可讀臉書,不願讀文學
出版業的出現改變了文學,踏入21世紀,網絡和社交媒體出現,再一次改變了文學的面貌。朱天心引述2000年前一個阿拉伯人說:「現在年輕人對同輩的交流學習,遠遠勝過對上一代的學習。」她曾在台北一所學校演講後,同學請她推介一些讀物。她說出張愛玲的名字,誰知同學互看一眼,說:「她不是死很久了嗎?」朱天心內心的一串名單頓時崩塌。她又再說出白先勇的名字,同學再互看一眼,說:「他不是個老頭嗎?」朱天心嘆道,現在年輕人總愛打開facebook,好奇朋友吃什麼午餐,卻不願知道地球另一端,或幾十年前的人,在過什麼生活。
梁文道:經濟學問題 筆記本為何比書貴?
講座中,梁文道拋出了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為何一本空白筆記本,可以比一本白先勇著作貴3倍?他和設計師陸智昌幫出版社發展文創產品時,不少人提議賣筆記本,卻被二人一併否決。梁文道無法接受,也無法理解一本價錢很貴的筆記本,然而陸智昌一下點出購買者的心態:「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將來寫在筆記本上的句子,比曹雪芹還重要,還要值得被保留下來。」這是個每人極度自戀、自我膨脹的世代,人人關心facebook朋友的生活,關心那些與自己相像的朋友,說到底,還不是只愛自己。梁文道說:「今天大家需要的,只是要聽到自己在唱歌,看到自己在拍電影,夢見自己在做夢,他不要離開自己這個範圍,不要買一本,比一本空白筆記本便宜3倍的《紅樓夢》。」
文:譚舒雅
圖:譚舒雅、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2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