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安省自由黨政府推出調升最低時薪至15元的《2017年公平工作場所,更好工作法案》(Fair Workplaces, Better Jobs Act, 2017)已進入二讀階段﹐勞工廳回應查詢時表示﹐過去數年勞工廳一直在解決有關員工工薪福利投訴的絕大部分個案,未來將聘請更多就業標準執法人員﹐更快解決各行業員工的投訴。
勞工廳發言人德萊妮(Janet Deline)說﹐在2016至2017年財政年度中﹐勞工廳收到投訴16813宗﹐解決其中15498宗﹐成功解決比率高達92%,從僱主手中為員工追回1420萬元。
勞工廳長斐廉恩(Kevin Flynn)辦公室的高級通聯顧問斯比思(Michael Speers)則表示﹐政府的長期打算﹐是到2020至2021年度﹐增聘175名就業標準執法官﹐加上現有的200人﹐總數達到375人﹐規模將近一倍﹐以便更好地維護員工利益。
如果執法官隊伍擴大到這個規模﹐勞工廳將可做到員工提出投訴後90天內解決問題。
德萊妮說﹐勞工廳所解決逾九成的投訴﹐是在執法人員主持下、勞資雙方溝通的結果。比如員工提出自己應得的報酬沒有全數得到﹐老闆經過了解發現自己的疏忽﹐最終付款。
但也有些投訴被老闆拒絕。或者公司關門、老闆失聯、討錢無門。遇到這類狀況﹐勞工廳就只能將個案轉交財政廳。由財政廳依法追討。
雖然從勞工廳提供的數據看﹐解決員工投訴的比例相當高﹐達到92%﹔而且為員工討回的1420萬元也並非小數目﹐但本地資深律師、華越柬寮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吳瑤瑤則認為﹐勞工廳如果希望真正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他們不應僅在員工投訴後才行動﹐而應該通過如審計等活動﹐從第三方了解到情況後對可能存在問題的相關公司進行整體調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安省公司遵守就業標準法的水平。
因為﹐她說﹐許多員工在受到不當待遇、薪酬福利損失後﹐為了生計、保住飯碗﹐他們的選擇是忍氣吞聲﹐不予投訴。
德萊妮說﹐為了減少僱主不付或少付員工應得薪酬和福利的事件﹐勞工廳近年來每年組織數次對「高風險」行業公司進行重點檢查。這些「高風險」行業的選擇﹐是根據勞工廳自己的數據、當地消息來源和第三方信息做出的。
今年5月1日到8月底進行了2項重點檢查。一項是着重於「年輕和新工人」。被列入該行動的「高風險」行業是﹕餐館和酒吧﹐娛樂﹐賭博和休閒﹐以及房屋服務包括清潔、剪草種花、室內裝修、地毯服務等業務﹐以及其他聘請年輕人和新工人的公司。
另外一項重點檢查﹐着重於「鐘點工作」﹐這包括建築、交通、倉儲、零售﹐還有上述的房屋服務公司﹐以及其他時薪工作行業。
勞工廳計劃發起一個教育性的項目﹐讓各行業員工和中小企業主﹐了解在就業標準法下﹐他們各自的權利和責任。希望通過這個教育項目﹐讓公司業主們理解他們的責任。
從勞工廳提供的過去5年數據看﹐投訴數目和金額並不成正比例。比如﹐投訴數目﹐2016/2017年度最高﹐是16813宗。但追回的金額﹐則是2014/15年度﹐達到18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