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被譽為「中國版諾貝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第二屆得獎者名單昨日在北京揭盅。北京清華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量子通訊科學家潘建偉獲物質科學獎,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許晨陽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各為100萬美元(775萬港元)。 被譽「中國諾獎」 民間發起 澎湃新聞網報道,去年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是內地首個由科學家、企業家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每年一屆,頒獎對象不限國籍,但相關研究須在包含港澳台的大中華地區內完成,且具備原創性、長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國際影響。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盧煜明去年拿下首屆「生命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為今屆新設獎項。 表揚生物物理數學重大貢獻 大獎表彰施一公「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施一公2008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任上回國,他得知獲獎後在電話中說道:「10年之前很多人不看好,但在回國這一選擇上,我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從沒有想到的、以前沒預料到的鼓勵和極大的鼓舞。」 科學委員會稱,潘建偉及其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系列量子光學方面的創新技術,利用基於光纖和可信中繼的量子密鑰分發,實現城域和城際範圍的安全量子通訊,利用基於衛星和自由空間平台的量子密鑰分發,實現洲際尺度的實用化量子通訊,這些發展最終將帶來一個連接中國和世界各個角落的實用量子網絡。 獎金由企業家分攤捐贈 許晨陽則被表彰「在雙有理代數幾何學上作出的極其深刻的貢獻」。這名「80後」學者表示,想用部分獎金設立面向年輕人的獎項。 此外,「未來科學大獎」每個獎項的獎金都由4名企業家分攤捐贈,每人都承諾捐贈10年,其中包括騰訊(0700)主席馬化騰、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網易主席丁磊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