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一做小兒外科,我就好似見到我太太一樣,一見鍾情,覺得這是我的終生事業」。行醫數十載的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譚廣亨醫生專醫小兒外科疾病,眼見亞洲小兒外科落後,他於1996年從英國返港傳承經驗及做研究,盼為此出一分力。他最近獲權威組織英國小兒外科協會頒發Denis Browne Gold Medal,是首位獲此榮譽的港人。
7年專科經驗 仍從基本學起
譚廣亨出身基層,父親當年在親戚的燕窩莊打工,一家居於該店貨倉,吃飯試過沒R菜,他平日會替人補習等幫補家計,盼長大後「幫助家人走出貧困,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好人」,最終他考入港大醫學院。
他最初在公立醫院執業,1980年代遠赴利物浦大學展開小兒外科研究,那時他做了7年專科醫生「可以打天下」,仍決心從做實驗的基本功學起。
亞洲落後 回流助發展
多年來,譚廣亨與各團隊猶如偵探,拆解「先天性巨結腸疾病」基因,屢獲殊榮。此症嬰兒部分腸臟缺乏神經細胞,不懂得蠕動,造成腸塞,需切腸。他盼將來可利用幹細胞治療此症。
在外國得成就,譚沒忘本。1997年香港回歸,有人擔心前景,回歸前身在牛津大學的他,於1996年應港大外科主管邀請回港。他坦言不容易作決定,但香港「始終是我的根」,加上那時亞洲小兒外科發展落後,若能回來分享經驗及培訓,對治療嬰兒疾病影響深遠。
「一個健康的小朋友是最美妙景G!」譚廣亨鍾愛小兒外科,覺得小朋友患病,整個家庭都受影響,醫治後看茈L們健康成長、獲簡單的道謝,令他感到溫暖。
當年病人 變了女婿
曾有楝f在H的小朋友用蠟筆繪畫送他,最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年到海灘時,發現當時女兒男友肚皮有疤痕,細問下驚覺他因腹腔感染,1985年在瑪麗醫院做手術,更是自己的病人,笑言「救回他的性命,做了我女婿,這個回報真的很大」。
最近再獲獎,他感謝恩師及結婚36載的太太支持。對於是否有意出任港大校長,他說「我自小都沒這樣計劃自己人生」,並指「不會刻意追求任何東西」,只要自己享受及有貢獻,並有最重要的人伴他走下去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