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本月初(5日)在社交媒體拋下短短一句話,宣布退出兩年前參與創立的民主思路。事隔一個多星期,陳祖為打破沉默,解釋退出的原因是與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實踐溫和路線手法上的不同,「我覺得他太針對民主派人士的言行、質疑對方背後的動機、評價他們的誠信和智慧度……這不但無助溫和路線推行,有少少增加怨恨和對立」。他又指出,湯近月的言論令人覺得「很親建制」,但他強調並非因為湯加入行會而退出民主思路。
明報記者 楊康琪 張家偉
民主思路在佔領運動和政改失敗後成立,陳祖為出任聯席召集人。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當時政治對立、怨恨好深,因此希望一批溫和的人可以行出一條政改的路,了解政改失敗的原因,把意見匯集,嘗試加深各方的認識和對底線的理解,奉行溫和路線,增加政治對話的機會。「要推行這條路線的人,必須言行上秉承溫和路線……the messeng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message(信差比信息更重要)。」
「信差比信息更重要」
陳祖為認為,湯家驊在4名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資格(DQ案)和一地兩檢的言論,偏離了民主思路的目的。陳舉例說:「在DQ案,除了法律的角度,有些是人情的角度,有些事根本未發生,例如被DQ的議員可否再補選,當時湯家驊又評論一輪,話未必得。他強調是從一個法理的角度去講,但一個奉行溫和路線的人,你是不是應該首先表達下對方都好慘……是不是應該替被DQ的人想一下他們的政治前景,當你評論法律可行性時,是否又可以評論整個操作可如何做得更好?」
指湯近月言論親建制
被問到覺得湯家驊現在是民主派還是建制派,陳祖為回應說﹕「我不知他心中想什麼,我只可從他近月的言論和立場全都是從法律觀點去分析,結論完全都是與政府一致,甚至是支持政府做法。起碼在表現上、言論上讓人覺得是好親建制。」他說,湯的言論應該平衡一點,如評論一地兩檢時,應表達政府引用基本法20條作為在高鐵西九龍站設立「內地口岸區」是令人憂慮的做法。
陳祖為是繼城大學者葉建民今年1月退出後,第二名離開民主思路的核心成員。他說,在當前政治環境下,溫和路線前景不樂觀,但泛民和建制陣營的激進路線都行不通,但帶來的後果和破壞力比溫和路線大。他提到,要推動溫和路線,需要深入民心的soundbites(警句)和公關宣傳技巧,也需要一個好的信差,「我是無政治能量的學者,湯家驊有政治能量,但他做不做到是一個問號」。
湯家驊:行事「是其是,非其非」
湯家驊回應表示,創立民主思路目的是希望可以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並在基本法的框架下爭取民主進行,並非只為了改善中港關係,或者中央與泛民的關係而討好泛民主派,強調行事一定要「是其是,非其非」。
湯家驊續說:「我與民主派的關係並非其他人想像般差。」他希望提升民主派在市民眼中的信任和質素,因此需要一點自我批判,「如果盲目維護某一政治派別,難以提升質素」。他說,即使當下政治環境惡劣,仍會堅持自己的信念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