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暑假還有半個月就完結,在內地,隨虓m學位、找工作的競爭愈來愈大,北上廣等較為富裕的城市中,不少家長近年都選擇為子女報名參加前往歐美國家的遊學團,希望子女能開闊視野,與國際社會接軌。惟內地傳媒調查發現,學校與市面上的遊學機構普遍有存在利益關係,學校為遊學機構介紹生意,機構則按學生人數向學校分紅,帶隊老師則間接得到由學生「資助」出國旅遊的機會,這種合作模式已成為機構及學校的「潛規則」。 內地大型旅遊網站「攜程網」統計,今年在網上報名海外遊學團的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0%。在報名的人士中,初中學生佔了四成,而小學生亦佔三成半。但隨蚢C學團不斷低齡化,近年3至6歲的幼稚園兒童亦漸漸開始出國遊學。北京一名小學生家長透露,當地許多學校已習慣在每年的寒假、暑假各舉辦一次遊學活動。 惟內媒記者發現,這些遊學團在行程相約的情況下,其費用往往比旅行社貴近萬元,甚至超出1至2倍,例如某中學組織的14日美國東岸高校遊學團,其花費為3.28萬元(人民幣.下同),但旅行社報價則多維持在2萬元左右。為說服家長報名,遊學團只好借戲劇、航太、藝術等為噱頭,個別甚至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主打全英文封閉式太空營、航空營訓練、月球漫步、超重力體驗等活動,但事實上航太主題的活動只佔總行程的三分一時間,剩下都是觀光和購物。 某遊學機構負責人向假扮老師的記者透露,機構與學校的合作一般都是「按人頭算」,每有一個學生報名,學校便能得到5%至7%的分紅。另一機構的職員更直接指出,遊學機構一般會開出兩個價格,「一個是結算價報給學校,而另一個則是給學生的報價,而學生報價和結算價之間會有一個差價,這個差價就是學校拿到的部分...一般一個人的利潤有3、4千元」。職員還提到,帶隊老師的支出,都會算進學生的報價中,「肯定不會讓您(老師)白勞動」。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這類短期的遊學,雖然對兒童的成長有一定影響,但是作用不大,不但在針對性上顯得不足,亦令兒童來回奔波,在教育上意義價值並不高。他還表示,部分學校跟遊學機構合作賺取分紅,若學校屬於公立性質,其做法已違反規定,需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