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補鐵可多食豆製品 綠葉菜 黑木耳
明C.傅貼士:釣魚安全指引 (下水編)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副刊
 「冬病夏治」好時機
伏天理論 防病治病

三伏將至,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天氣最熱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數伏是夏天最難熬的日子,其實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通人看來三伏難熬,但在中醫專家看來,三伏天這段日子卻是「金貴」異常,為何這麽說呢?

因為從中醫的角度講,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最為旺盛的日子,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日子,這個時候采取一些養陽驅寒的方式預防一些慢性疾病效果非常顯著。那麽三伏天中醫是如何利用「天人合一」的理論防病以及治未病的呢?

Q:普通人看來伏天是最難熬的,為什麽中醫看來卻是最好的防已病、治未病的日子呢?

其實這裏講的是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中醫有冬為陰,夏為陽之說,「冬病」是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由於機體素來陽氣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以致正氣不能祛邪於外,或重感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瀉、關節冷痛、怕冷、體虛易感等反復發作或加重。二所謂的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時令,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三伏期間,這個時候自然界陽氣最為旺盛,人體陽氣浮越,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此時以辛溫祛寒、調理氣血的藥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輔以中醫外治法開穴通經,可起到疏通經絡,鼓舞陽氣,調理氣血,調節人體的肺、脾、腎功能的目的,從而達到驅邪外出、增強臟腑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及降低發病頻率的作用。是中醫理論中「已病求治,未病先防」的具體體現,為預防秋冬季節的疾病頻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為中藥穴位貼敷,現代研究發現,藥物貼敷後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藥物透過表皮細胞間隙並經皮膚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進入人體血液循環而發揮明顯的藥理效應。另外,通過神經反射激發機體的調節作用,使其產生抗體,提高免疫功能,增強體質;還可能通過神經一體液的作用而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功能。

Q:通常夏季只有三伏,您提到今年有四個伏,對咱們的治療有什麽好處?

是這樣的,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所謂的「伏天」,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中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今年的伏天長,延長了冬病夏治的時間,也能夠更好地達到預防及治療的效果。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將根據病情進行辨證貼敷,針對鼻炎、易感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頸肩腰椎病、濕疹、蕁麻疹等患者,進行臨方調配現場貼敷。

Q:

冬病夏治的「三伏貼」是適合所有人嗎?

三伏貼有一定針對性,並不是人人適合。盡管三伏貼適合虛寒型疾病的治療,但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都不適合用三伏貼療法。因為該療法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溫大熱型,若熱天再用熱藥,無異於火上澆油。

另外,老年人中戴心臟起搏器的不宜敷貼;處於月經期、哺乳期的婦女不宜敷貼;兒童長水痘、出疹子的不宜敷貼。此外,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處於急性發熱期的患者,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應避免使用。

在貼敷期間,要忌食辛辣油膩、冷飲,囑多飲水;貼敷當日不宜遊泳;注意皮膚清潔。若出現水泡,待水泡消退後再洗澡。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沈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還有就是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到皮膚科就醫。如果在貼敷期間有任何疑問,可以在醫院咨詢專業中醫師再行貼敷。

 
 
今日相關新聞
「冬病夏治」好時機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