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聖經研習中心的地契條款沒特別列明不准用作發展住宅。有當區居民批評,當年政府只向地主收取象徵式地租,以將該地用作宗教用途,亦符合該地用作「休憩用地」規劃意向,批評教會私下與發展商合作發展住宅項目是牟取暴利,亦違背原先規劃意向,擔心城門河成為大埔豪宅項目「鹿茵山莊」翻版。
批教會發展商合作牟利
本報分別以電郵及電話向「香港聖經研習中心」查詢,中心職員回覆電話時稱負責人不在,會將問題轉達,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沙田大涌橋路1至9號地皮,目前由神召會總議會及加拿大五旬節宗教會(The Pentecostal Assemblies of Canada)共同持有。神召神學院的本港官方網頁介紹發展歷史時提到,2002年「學院與發展商合作,由原來的沙田遷往屯門虎地,於嶺南大學毗鄰建立新院舍」。該網頁資料並表示,神召神學院是隸屬美國及加拿大兩地神召總會,但遷校時「美加神召總會決定將學院的業權移交本地教會」。
居民憂成鹿茵山莊翻版
守護城門河行動組召集人李正豐表示,雖然該幅城門河土地是私人持有,但為確保作休憩用地意向,政府在1997年前只收取每年1000元的象徵式地稅,1997後每年收取的地租則為應課差餉租值的3%,目前該地轉作「香港聖經研習中心」後,亦有舉辦聚會及宗教活動,符合休憩用地的規劃意向。他批評教會今次是與發展商私下合作發展,罔顧公眾利益及沙田區的整體規劃,擔心項目會成為大埔鹿茵山莊的翻版。
鹿茵山莊前身為香港聖公會的聖基道兒童院,聖公會1989年向政府提交圖則,計劃遷移兒童院及重新發展該地,政府同年12月批准聖公會的換地申請,聖公會並於1993年與長實合作,將兒童院改建為現時豪宅鹿茵山莊,並獲發展商分紅。
地政總署回覆,該地業權人於1988年12月30日以原址換地形式更改地契條款,將原來可作建屋、花園及農地的用途改作神學院用途,並加入有關土地不得轉讓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