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人用青春換來一片瓦頂,但5名「90後」男生更想追逐遠方那片自由藍天。這個盛夏,他們將遠赴非洲肯尼亞感受這片孕育無數冠軍跑手的土地,除了為突破各自界限,亦想提醒港人別白過一生,不要為生活而忘記夢想。
明報記者 陳柔雅
訪問那天(6月26日),艷陽高掛,一身跑步裝束的小伙子坐在運動場看台談起這個夢。眼前5人出身、性格各不同,生命只因熱愛跑步而在這時空連繫起來。
跑步教練招同伴成5人組
「為什麼要為一層樓放棄生活?」這個夢源於27歲跑步教練施子超一個反思。阿超認識一名曾赴肯尼亞研究赤足跑的物理治療師,了解其所見所聞後,想趁青春做些熱血事,去年10月萌生到肯尼亞跑步的念頭,遂在必達體育會召集有興趣的人,後來組成這5人組,本月22日將啟程到當地兩個月。
辭工參加 盼學成歸來破紀錄
追夢的人各有故事,去年渣打馬拉松壯年組冠軍、27歲的徐志堅,是唯一的全職跑手,有感城市生活太多誘惑,難以專注,盼能學習肯尼亞的跑步智慧。
25歲的倫鎮邦為了追夢,更辭去工程人員的工作,盼從當地歸來後可打破跑步紀錄。
21歲伍啟宏小學遇車禍,康復後被發現有跑步潛能而與跑步結緣,期待與當地人同跑。
年紀最小的是20歲的謝德衛,阿德曾誤入歧途,後來入讀正生書院開始跑步,如今在中文大學攻讀體育,立志成為教師。
「總覺香港視運動員為弱者」
跑步觸動他們生命的方式不同,阿德與阿邦從中尋找到生活平衡,阿宏享受掌聲,阿堅找到自己,訓練不少邊青的阿超則感受到跑步可改變一個人。然而,他們有感港人不太明白跑步與運動員。全職跑手阿堅慨嘆「總覺得運動員在香港被視為弱者」,話畢其他人不住點頭和應。「弱」不在於能力,只是彷彿常與「低收入、讀不成書」扯上關係。他們希望今次追夢,讓更多人了解跑步真諦,就像阿德所說「跑步不是講求你跑得有多快,而是你有沒有盡力」。
兩個月跟職業跑手訓練 嘗試赤足跑
肯尼亞這片荒野之地孕育無數跑步精英,入口寫着Home of Champions(冠軍之家)的村落伊滕(Iten)是不少頂尖跑手的職業生涯起點。5人將跟隨前述物理治療師前往伊滕及恩貢山(Ngong Hills)兩個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訓練,料需至少一周適應氣候與環境。每周兩至三日由當地職業跑手帶領訓練,亦會嘗試赤足跑、參加當地比賽。
一般人對肯尼亞的印象不外乎動物大遷徙或土著。阿宏瞇着眼笑說,曾聽聞在當地跑步時會有長頸鹿在身旁走過。肯尼亞幾乎隨處可跑步,他們期待在遼闊草原、星空下奔跑。
「如果只得一個人還會去嗎?」5人聽罷搖頭。阿超說一班人訓練時可互相學習,沒那麼容易放棄。阿堅也期待跑進肯尼亞人群裏,觀摩其他人的跑姿與技術,令自己進步。出發在即,他們笑言要帶備即食麵與麻將,迎接荒野生活,目前正注射疫苗、尋找運動物資等贊助,並收集舊波鞋送給當地人。
他們到埗後會在「90後肯亞追夢少年」facebook專頁定期上載生活點滴,並計劃返港後舉辦分享會,讓他人了解跑步。
今次出走,他們得到很多人支持,但未必每個家人都諒解,有的始終覺得餬口要緊。每個人在跑步徑上都拚命朝着終點奔跑,盼望跑出最好成績。在這場人生長跑,他們盼港人記得生活仍有很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