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央行「雙縮」但未必「雙淒」
【明報專訊】今年全球同步復蘇,正是美國與中國央行收緊貨幣的好時機。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說﹐美國加息是意料中事,要留意的是美國聯儲局的縮表行動。報表規模4.3萬億美元,主要資產為最安全多國債和按揭債。縮表對利率曲線的形態有一些影響,但絕非系統性危機。
他同時指出﹐中國減債的迫切性更強,目標是控制增速在名義國民生產總值(GDP)以下。更辣手的是縮小影子銀行的10萬億美元資產,是美國聯儲局的兩倍半。但是﹐中國GDP只為美國的六成。短期理財產品支撐的資產,包羅萬有,較好的是一些長期債券,就算沒有信用風險,都有嚴重的年期錯配。在加息周期下,債券價格下跌,怎能保本?
其他所謂「非標」產品就不用說了,投資項目千奇百怪,有些在東北蓋房,有的搞演唱會,有的可能在幫某公司搞「假增資」﹐資產質素跟美國聯儲局有天淵之別。
譚新強警告說﹐中國影子銀行是在商業銀行的表外,跟央行的報表連一點邊都沾不上。再要幻想銀行、保險、信託等中介機構,或政府出來包底,無疑是癡人說夢。奇怪的是仍有不少金融機構,閉茞晰推銷這些所謂「固收」產品。
「固收」這名稱誤導投資者,價格不動的原因不是它安全,而是產品沒有流動性,無法報價,其實非常危險。
他指出﹐美國縮表,市場有點不安,最差或是一場汽車次按小風波。對比下,中國縮小影子銀行,有如拆計時炸彈,搞得不好,幾大危企爆煲,後果非常嚴重。
譚新強說﹐若問中國的結局是否一場淒厲的雷曼式金融海嘯嗎?答案肯定是不。中國金融系統是近乎封閉的,中央負債率很低,絕對有能力處理問題。中國看重「社會公義」,出了事必先把有關人等抓起來,部分投資者會有損失,但一般大企業都能活下去,只沒有之前那麼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