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同住衝突 不瞅睬傷害大 沒溝通兩周已是警號
【明報專訊】現時置業困難,不少人成年後仍與父母同住,然而同一屋簷下難免有衝突。有調查發現雙方衝突形式除了主要為爭論,有過半受訪父母及逾三成子女指是不瞅不睬。有社工指出,近年兩代人之間的「冷暴力」,即透過冷漠對待及疏遠令他人精神受傷害,相關求助個案增加,呼籲社會關注。
逾半受訪父母指主要衝突形式
明愛向晴軒於2015年9月至今年1月以問卷訪問675人,分別有五成及逾四成受訪父母及子女均指出,與對方同住是為方便照顧,約四成子女指是個人經濟問題所致。
導火線家務分工私人空間
調查發現,約兩成受訪父母指出,與同住子女每兩至三日就有衝突。兩代衝突形式主要為爭論、指摘,當中有51.6%受訪父母及34.3%子女指大家是不瞅不睬。至於有何相處問題會引起衝突,37.6%父母不滿家務分工(見表),35.5%子女則不滿被侵佔私人空間。
有4名子女的74歲宋婆婆離婚後獨居十多年,其中一名兒子前年患癌後因經濟問題,提出一家四口與她同住。宋婆婆憶述,與兒子一家的生活習慣不同,包括作息時間,亦甚少溝通,日漸感到被孤立,後來常到老人中心消磨時間。
宋婆婆雖然與媳婦不和,但為兒子啞忍。去年有日她終與兒子「攤牌」,指希望兒子遷出,結果雙方發生衝突,她遂報警求助,其後在向晴軒暫住一個月。
冷暴力傷害甚於肢體暴力
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及教育中心督導主任周映雪指上述個案常見,過去半年已有36人因與同住成年子女或父母衝突,需暫住向晴軒。她指現時樓價高企,不少成年子女有置業困難,仍與父母同住,但關係卻很疏離,「有時冷暴力比肢體暴力更傷害一個人」。她指近年相關求助個案上升,有人因此失眠及抑鬱,盼社會關注此情G。
明愛向晴軒高級督導主任王翠珊指出,當子女與父母衝突愈演愈烈,有人會不想再溝通,造成冷暴力。她指兩代人同住但沒有溝通約兩周已是警號,宜尋求社工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