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回應低收入者的住屋需要,港、台、韓政府均興建公共出租房屋,其中本港公屋佔整體房屋比例30%,為三地中最高,但台灣及韓國的公屋均設居住年期,將公屋視為過渡安排。 港公屋佔三成 韓學者驚訝 韓國的公屋稱為「國民賃貸住宅」或「永久賃貸住宅」,截至2015年共有93.6萬個單位,佔全國住宅單位約5%。韓國都市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崔銀瑛說,當局計劃長遠將公營房屋供應增加至佔整體10%。香港的公屋佔整體比例約三成,令崔非常驚訝,「我們爬升到5%,過去已經用了30年」。 台灣的公營出租房屋「社會住宅」佔整體房屋的比例更低,只有約0.1%,共8921伙。台灣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說,公屋過往在台灣被污名化,部分人認為建公屋等同集中安放弱勢社群,擔心影響社區形象。台灣的「社會住宅」近年聘用知名建築師設計,「從外面看也不知道是公宅(社會住宅)」,因此租金亦相應較高,以台北為例,租金約為市價85折,與香港公屋平均為市價兩至三折相差甚遠,「香港的公屋租金真的便宜到讓我嚇倒」。 台助青年「上樓」儲蓄 韓國及台灣的公屋均設租住年期限制,由6至50年不等,本港公屋則不設年期限制。彭揚凱說,台灣視「社會住宅」為過渡,而台北更規定45歲或以下申請人配「兩支籤」,中籤率較年長者高,目的是讓年輕人多儲蓄,再重返私人市場置業。 香港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本港公屋居民住滿10年後,須每兩年申報入息一次,他認為已能確保公屋不被濫用。招說本港樓價、租金高昂,若如韓、台公屋般設居期限制,必然引發社會震盪。他又認為雖然本港公屋比例為三地中最高,但本港置業負擔亦最為沉重,因此對公屋的需求仍遠高於供應,令輪候時間一再創新高。截至去年12月底,一般申請家庭的平均輪候時間延至4.7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