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發現H7N9突變 增強感染人類能力
【明報專訊】內地H7N9禽流感疫情仍然嚴峻,香港大學研究發現,2013年爆發人類感染的H7N9病毒,是從H9N2病毒獲得突變基因,並與來自野鳥的血凝素和神經氨酸J重組而成。H7N9較其他禽流感病毒更有效跨物種感染人類。
該發現今日會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港大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研究團隊分析了2013年以來的H7N9病毒基因,發現出現突變,增強了H7N9感染哺乳類動物細胞的能力,但卻沒減弱病毒在禽類細胞繁殖的效率。
提供新標靶 助研發新藥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從2000年起,H9N2病毒已出現該種突變,其他病毒包括H7N9、H10N8和H5N6後來均從H9N2獲得該種突變基因,以致這些病毒獲得了其他禽流感病毒沒有的跨物種感染人類能力。港大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陳鴻霖表示,團隊發現有助研發新型抗流感藥物,為控制病毒在哺乳類細胞繁殖提供新標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