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屋邨調查 逾半人超重

[2017.03.06] 發表
香港腎科學會主席鄧智偉(左)表示,肥胖會增加血壓高及糖尿病風險,而糖尿病可破壞血管。右為香港腎臟基金會主席雷兆輝。(邱雅錡攝)

【明報專訊】肥胖可增加腎病風險,香港腎臟基金會、香港腎科學會於去年底至今年初在本港12個公共屋邨調查,發現有56%受訪者體重指標(BMI)超標(高於23)。有醫生提醒,若BMI偏高需檢查是否有糖尿病或高血壓。

腎病病人須避吃楊桃

香港腎科學會主席鄧智偉表示,體重指標(BMI)超過23屬於超重,超過25則屬肥胖,肥胖會增加血壓高及糖尿病風險,一旦患上糖尿病,可破壞血管,以致影響腎功能;肥胖亦可直接影響腎功能,因脂肪細胞會產生發炎因子,繼而引起蛋白尿。鄧稱按醫管局去年數據,1252宗末期腎衰竭新症,49%個案由糖尿病引起,而現有末期腎衰竭新症中,29%由糖尿病引起。

鄧智偉建議,如市民的BMI接近23,應該警惕,而早期腎病不明顯,若小便有泡,是蛋白尿的病徵。他亦提醒因楊桃有神經毒素,腎病病人進食後無法排出這些毒素,並在體內積聚,會影響神經線,輕微可引致神志不清,嚴重可致昏迷及死亡,故他們應避免吃楊桃。

受訪者半數長者 63%屬中央肥胖

上述調查以問卷訪問了1179人,五成人屬65歲或以上,發現逾半人於過去一周沒有做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運動或75分鐘劇烈帶氧體能運動,另有近半人每天沒有進食最少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

另外,接受體重指標檢測的920人中,56%超標(即BMI超過23),而接受腰圍量度的678人中63%超標,即男性腰圍達36吋或以上,女性為32吋或以上。

香港腎臟基金會主席雷兆輝表示,按2014年調查,本港約有39%人屬超重或肥胖,今次錄得BMI超標比率較高,相信與受訪者年紀較大有關。

更多港聞
長者服務配對App  輕鬆找照料幫手
【明報專訊】本港人口持續老化,需同時照顧父母及子女的市民成為「三文治」。長者安居協會早前調查發現,一半受訪者為「三文治一代」,當中逾四成對此... 詳情
【明報專訊】養和醫院擬今年中推出「社康護士」服務,派護士到該院病人家中,提供傷口護理、換胃喉、尿喉、藥物注射及復康照顧等服務,長者及行動不便... 詳情
婦聯調查:八成人指母乳推廣不足
【明報專訊】早前有的士司機偷拍餵哺母乳的媽媽並放上網,引起社會對母乳餵哺關注。香港婦聯社會政策研究委員會今年1月至2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近八... 詳情
【明報專訊】天台手機發射站安全問題惹爭議,民主黨最近接獲31宗相關求助,其中9宗個案,家中有人患癌症,15人有頭痛等身體不適。該黨立法會議員... 詳情
促關注婦女健康
【明報專訊】3月8日是婦女節,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成員昨日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政府關注婦女健康,包括為全港青少年女性免費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