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諾道中廢氣 四成來自巴士
【明報專訊】政府罕有披露中環3條主要幹道的汽車廢氣排放量,3道路中每日交通流量最高的干諾道中,2015年排放氮氧化物80公噸,主要來自專利巴士,佔整體排放量44%,其次是的士及5.5公噸以下貨車,分別佔16%及13%。環團認為政府應加大力度重組巴士路線,改善交通擠塞,減少廢氣排放。
環境局上月總結2016年本港空氣質素,指去年全港一般監測站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超標(指數7或以上)的時數,較2015年下降58%,惟氮氧化物的濃度仍然高企,當中又以路邊情G最嚴重,去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82微克,較2015年下降17%,但仍超標1.05倍。
德輔道中九成廢氣亦來自巴士
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以書面回覆議員郭榮鏗質詢時表示,環保署曾估算中區3條主要幹道的汽車排放量,當中以汽車流量最高的干諾道中最高,2013年氮氧化物高達215公噸,當中的士佔七成,其次是專利巴士佔14%;2015年該路段全年排放氮氧化物大減至80公噸,但仍是3條道路之中最高(見表),相信與政府資助的士業更換舊催化器有關。
不過,專利巴士的排放量不減反升,2013年干諾道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為31公噸,2015年升至35公噸。2015年德輔道中及皇后大道中的巴士排放氮氧化物量佔整體分別為89%及50%。
環團:應重組路線換新巴士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政府投放逾百億元資助更換老舊柴油車,但專利巴士才是行走繁忙道路的主要交通工具,數據亦反映專利巴士是路邊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應加大力度重組路線及加快更換新型號巴士。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指出,汽車流量與污染物排放成正比,本港過去20年汽車數量不斷增長,2006至2016年增加逾三成,升幅較1996年至2006年的16%更驚人,料10年後有可能迫近100萬部,勢必加劇交通擠塞,排放更多廢氣,政府應認真研究電子道路收費或加牌費等措施,遏抑汽車增長。
另外,環保署亦評估各隧道(未有包括3條海底隧道)的氮氧化物排放量,2015年以城門隧道最高達62公噸,是各隧道中最高,貨車是主要來源,佔整體排放量約一半,其次是專利巴士,佔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