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竅連五臟 看臉視健康
《內經》提出,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通過觀察五官的異常情況,就能瞭解心、肝、脾、肺、腎可能存在的病變。
心開竅於舌
實際上,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也有賴於心神的健旺。通常來說,舌色紅潤即表示心之氣血充足。心主血脈,舌上血管最為豐富而淺表,因而舌也能靈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狀態。心陽不足,則舌胖嫩或紫暗;心陰不足,則舌紅絳;心血虛,則舌暗淡;心火上炎,則舌紅爛、生瘡、疼痛;心血淤阻,則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異常,則會出現語言障礙,說不清話。
腎開竅於耳
耳聽覺功能的正常發揮,有賴於精、髓、氣、血的濡養,尤其與腎的關係較為密切。因此,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將年邁老態形容為耳聾眼花、耳目失靈。臨床上,常見因年邁體弱,或房勞過度,或久病重病,或藥邪所傷,以致腎精虧虛者,必因無力滋養清竅而聽力減退。
肝開竅於目
肝的精氣通於目,肝臟的經絡又上聯目系,而目的視力,要靠肝血的濡養。肝與目關係密切,如肝血不足,會出現視物不清;肝陰不足,會出現兩眼乾澀;肝火上炎,會出現目赤腫痛;肝風內動,會出現兩眼斜視。
肺開竅於鼻
肺主呼吸,鼻為呼吸出入的門戶,所以說,鼻子要想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就必須依賴肺氣調和,呼吸暢利。肺氣調和,才能鼻竅通利、嗅覺靈敏,如外感風寒襲肺,則鼻塞流涕,影響嗅覺;肺有燥熱,則鼻孔乾澀;邪熱壅肺,往往有氣喘、鼻翼扇動等症狀。
脾開竅於口
脾的運化功能與人體的食欲、口味的關係。脾氣健旺則知饑欲食。脾病則食欲不振,脾虛則口淡無味,脾熱往往口有甜味。脾氣健旺,則食欲旺盛,口味常,若脾失健運,濕濁內生,則見食欲不振,口味異常,如口淡乏味、口膩、口甜等。
除了五官,眉間印堂、顴骨之下、鼻子兩旁、人中處的顏色變化也會預示著身體問題。印堂看起來蒼白無光,可能是肺虛所致;鼻子兩旁與小腸相關,如果此處顏色較黃,並且沒有光澤,可能是脾胃虛;顴骨下邊與腎相關,如果發黑,可能是腎有問題;人中位於鼻孔下側,與生殖器、膀胱相關,如發黑,也可能是腎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