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7年的農曆新年國際花車巡遊首次有由LEGO砌成的花車現身,這一代的孩子很多擁有LEGO玩具,其實很多中學生和大人亦是LEGO產品的愛好者。這品牌如何俘虜世界各地的LEGO迷?
LEGO本是丹麥牌子,1940年代由一名用木製作玩具的木匠Ole Kirk Kristiansen「發明」,他留意到可以緊密地扣在一起的膠製積木有許多組合的可能性,能訓練孩子的創意,於是推出了在丹麥語意思為"Play Well"的LEGO玩具,於80至90年代吸引很多訂單,大受歡迎。
公開程式 與民間玩家撞出創意
可惜,LEGO的營業額在1990年代尾至2005年間或受電子遊戲大行其道的影響而下滑,品牌的管理層知道求變是挽救業績的唯一方法,於是和美國著名學府MIT(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究推出智慧型的LEGO MINDSTORMS系列,讓玩家自行組裝一個機械人。研究期間,LEGO公司發現坊間不少黑客入侵MINDSTORMS的程式,管理層驚訝原來公司擁有一班身懷絕技的成年玩家(Adult Fans of LEGO,簡稱 AFOL)。經過認真的討論,LEGO作出扭轉該品牌命運的決定:公開關於MINDSTORMS的資料,歡迎公眾使用或改良程式。LEGO作此決定是忠於品牌鼓勵創意的理念,管理層也非常謙虛地承認:「世界上99.99%最聰明的人都不在LEGO打工」。果然,當LEGO不再抓緊這商業秘密,改為開放地與LEGO迷交流,許多非常精彩的新意念就接踵而來,造就品牌另一個前所未見的高峰。
另外,日本網站CUUSOO歡迎LEGO迷將自己的創作放在其網站,由網民投票選出最喜歡的創作,然後LEGO會將該設計投入生產線發售。其中一屆冠軍是來自加州的年輕工程師Stephen Pakbaz,他曾參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探索火星任務,並將會在火星探索的探測車Curiosity Rover設計成LEGO模型,希望鼓勵更多人支持外太空探索。Curiosity Rover成為LEGO的大賣產品,完美地展示何謂「高手在民間」!
將意念化為實物 開拓各種「可能」
有丹麥數學系教授嘗試計算6塊具8顆凸粒長方體LEGO積木的組合可能,發現可以有超過9億種組合,說LEGO鼓勵創意無限並不為過。事實上,各地的LEGO用家都在開拓創造的可能性。澳洲已經有可在路面行駛的LEGO車;英國有可以居住的LEGO屋;美國的藝術家用LEGO重現《蒙羅麗莎》、《星夜》等許多名畫;巴西社運組織用LEGO為青少年充權,盼他們思考理想的城市面貌;美國新澤西州的治療師用LEGO幫助自閉症小童學習溝通和協作。這些例子不但反映LEGO這「語言」無分國界,同時亦教我們相信,人其中一樣核心技能就是懂得運用工具,將意念化為實物。
當然,LEGO公司始終是跨國企業,其成功難免有賴跟其他跨國品牌如迪士尼、時代華納等合作,推出超級英雄、哈利波特、星球大戰等迷你人形(minifigures)和主題玩具,不過LEGO品牌的開放性、勇於求變的精神和"Play Well"形象,都是值得參考的成功營商策略。
文:資深通識科教師、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老師 許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