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的法律事務委員會周四(12日)舉行會議,審視歐洲首份規管機械人的建議立法草案。該文件要求歐盟為民用機械人制訂法律框架,提出釐定機械人的法律地位、探討需否為機械人安裝隨時被關閉的安全機制、研究機械人搶飯碗的應對措施等。倘未來通過立法,有關法例亦將為人工智能(AI)和機械人代替人類的「新工業革命時代」鋪路。
明報記者
探討設中斷機制需要
文件引用美國科幻小說作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42年提出的機械人3個法則(見右表),作為建議立法框架的基本原則。文件針對道德、責任風險、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和對工業自動化,對人們就業的情G作討論。例如設計者要確保機械人裝有「死穴」(Kill Switch)機制,在有需要的情G下中斷機械人的機能。另一方面,機械人亦不應對使用者造成身心危險。
文件又建議,人們作機械研究時亦應尊重人類的基本人權,設計新機械人時或需事先獲道德研究委員會批准。此外設計者亦應為機械人註冊,方便調查事故時找出涉事機械人。
籲關注影響民眾就業
文件提到機械人及其他人工智能正要掀起一次「新的工業革命」,影響遍及社會上任何一個階層。機械人一方面可能為社會帶來無盡繁榮,同時人類未來的就業情G可能受影響,成員國或要考慮為民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人類與機械人的關係亦掀起一場對於人們私隱、尊嚴及安全的討論。文件推測未來數十年人工智能有可能超越人類的智慧,若人們未及時就此準備,管理機械人將遇挑戰,甚至可能影響人類存亡。
機械人取代真人工作是大勢所趨。以德國為例,國際機械人聯會(IFR)指出,德國每1萬個僱員,就有301個其實是工業機械人。文件呼籲,歐盟委員會應開始關注民眾就業情G,留意哪一種職位易受機械人佔據,若機械人成為「職位殺手」,各國應認真考慮為國民發放基本收入。
德國法律教授希爾根多夫(Eric Hilgendorf)認為,即使是銀行顧問、教師和記者等要求嚴格的職業,未來都不能在這場科技洪流中倖免。他認同歐洲議會要討論此議題:「這不僅在政治上是可取的,從法律角度也是必要,以在早期處理數碼革命帶來的社會震盪。」
研機械人應負責任
未來歐盟法例針對的目標,將會是機械人的設計師、生產商及操作者。上述草案文件提出,一旦發生事故,機械人要負的責任,應按它接收的指令實際水平,以及自主程度而釐定──機械人的學習能力及自主性愈高,其他人的責任相對較低;機械人「學習」的時間愈長,教導它的「老師」亦需負上較大的責任。至於機械人的生產商或擁有者,將來或需要購買保險承擔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