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解憂舊書店坐落大埔寶湖道街市,在香港書店相繼結業的情G下,店主陳立程(Phyllis)卻反其道而行,於2016年6月開設書店,實現夢想。究竟是什麼驅使Phyllis開設舊書店?讓我們從Phyllis的手袋入手,一窺究竟!
■《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黃薇嬪譯)
這是日本二手書店「COW BOOKS」創辦人之一、作家松浦彌太郎於書店成立10周年時出版的書籍。他在書中為書店店員寫下100項工作守則,如指甲必須保持乾淨、一個月必須剪一次頭髮等,表現了日本人嚴謹的待客之道,十分有趣。「因為我也開設書店,所以對相關內容感興趣」,Phyllis說。因為閱讀,松浦彌太郎對美國充滿憧憬,高中休學後隻身前往語言不通的美國,感受「旅行的人生」,並找到開書店的夢想,逐步實踐;Phyllis開書店則是因為她喜歡書。Phyllis從小便對紙品荌g,是個愛書之人。數年前,她辭工陪伴兒子升讀中學,當起全職媽媽。到兒子升讀中三,她自覺可以抽身,遂萌生實踐夢想的念頭——開一家書店。
回想當初,驅使Phyllis開書店的原因千種百樣,其中一個是因為「年頭有很多關於書店的新聞」。銅鑼灣書店事件、大小型書店相繼結業等新聞,無不道出在香港經營書店的困難,卻令Phyllis更相信開書店不止是浪漫或理想,而是「時代需要」,讓人尋得喘息空間,藉閱讀解憂。「也許是緣分吧!」Phyllis從應用程式看到台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的宣傳廣告,令不太看劇的她亦成了「劇迷」。此劇的一大特色是片尾會播放台灣獨立書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她。然而,真正推動她把計劃付諸實行的,終究是文字。台灣書店「永樂座」店主石芳瑜所撰的《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永樂座的故事》中的一句:「如果人生還有什麼變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機會已經來了」,正正是推動Phyllis開書店、實踐夢想的最大助力。
在香港開書店,難。故此,解憂舊書店選址租金低廉的街市。環看四周,書店以字典書頁代替牆紙,放滿舊書,連家具都是二手的,使這隱隱於市的書店看起來別具一格。Phyllis這樣佈置書店,除了是為環保,更因她「容易對物件產生感情」。在消費文化的影響下,舊物往往被視為毫無價值,被人輕易棄置。她希望人們善待舊物,盡能力替舊書、舊物找新主人,「很多你認為是閒置的東西,對別人可以是很有用,甚至(很)珍貴」。她認為大家添置物品時,最好先想想舊物是否真的要被閒置。
■給中學生的推介
◆書名:《找死專賣店》(Le Magasin des Suicides)
作者:Jean Teule(梁若瑜譯)
法國作家Jean Teule的小說,曾改編成同名動畫電影(港譯《嫌命長生店》)。故事講述在某個自殺如同等閒事的「灰爆」城市中,有家專賣自殺工具、幫助顧客自殺的「找死專賣店」。店主一家總是愁眉苦臉,了無生氣,卻諷刺地生出一個滿臉笑容、熱愛生命的兒子。他的笑容不止感染了家人,亦改變了整個城市。故事設定有趣,富黑色幽默,更帶出珍惜生命的信息,適合中學生閱讀。Phyllis認為家長亦適合閱讀此書,「反思孩子與家人想法不同時,可以如何相處」。
◆書名:《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作者:喜多川泰(陳颩Y譯)
故事講述一個青年因無心的謊言而開展旅程,旅途中他因錯過了原定航班,遇到不同的大人,悟出不少生活哲學。當中寫到現今的孩子生活太幸福,不懂待人處事,值得中學生閱讀。Phyllis說此書能讓讀者思考生命與時間,「我們常認為自己有很多時間,但若生命只剩3小時,你又會怎樣做呢?」
文:譚舒雅
圖:譚舒雅、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