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建築師學會趁成立60周年推出新書《筆生建築》,記錄29名建築師及其在港舉足輕重的建築作品,包括本港土生土長、82歲的印度裔退休建築師林嘉廉(I.A. Curreem)。他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1980年代初義助重建九龍清真寺,其穹頂因採用白色大理石做法所費不菲,而建議改用玻璃紙皮石蓋面。
明報記者 岑詠欣
位於尖沙嘴的九龍清真寺,歷史可追溯至1896年,至1970年代末,當時清真寺出現結構危機,需要重建,最後由一名印度建築師設計,並由林嘉廉在港負責整個重建項目,歷時約三四年。他稱由於本港的回教組織依靠不少捐獻,故仗義幫忙,「我一輩子亦未曾幫助自己教會,不如免費幫手」。
省開支 穹頂改用玻璃紙皮石
弧形穹頂是九龍清真寺一大建築特色,但原來這個穹頂有段小插曲。林嘉廉透露當時清真寺要求穹頂採用白色大理石為物料,但他建議改用玻璃紙皮石(white glass mosaic)蓋面,「(因為技術問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是(用大理石)會貴幾千倍,因為要將大理石切割成弧形,更要配合穹頂的弧形曲率(curvature)」。
最難忘聖保祿學校重建
除協助重建清真寺,林嘉廉在1950年代入行初期,加入當時在港具規模的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不少學校的建造工程,令他日後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他憶述執業近40年的生涯中,最深刻並非九龍清真寺,而是位於銅鑼灣的聖保祿學校,該校於1854年創辦,現有校舍約於40年前開展重建工程,至1981年完成重建。林嘉廉指當時工程涵蓋幼兒園、幼稚園、小學及中學部,由於拆卸及重建過程不得停學,他直言壓力大得令他有「劈炮」念頭,「我很多晚睡不荂A因為(地盤)很易傷人」。
他續稱,當年仍可使用大鋼槌清拆,但因應地盤有學生上課,而轉用鑽頭(drill)或輕槌(light hammer)清拆,並且分階段進行工程,先清拆大禮堂並興建中學部,最終工程要花數年才完成。
自言幸運一群 努力融入香港
現今少數族裔在港融入面對不少挑戰,林嘉廉形容自己是「幸運」一群,當年入行未有受歧視,但這亦靠自己願意融入本港社群的心態。他笑言其家族在港植根已有四五代人,自己不懂講印度話,甚至未返過印度,可謂土生土長,「若你有心在港植根(settle down),你一定要融入香港人,最好在有較多本地生的學校讀書,漸漸跟隨他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