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透視:中國絕後式捕撈直捲西非?

[2016.12.19] 發表
西非的漁業資源豐富,中國遠洋漁船一天可以捕撈多達1萬公斤魚,魚獲少的時候大約只有4000至5000公斤。
中國遠洋漁船如捕撈到海豚、海龜等動物,通常會扔回海中,誤捕的動物輕則受傷,重則直接死亡。

【明報專訊】香港人「無海產不歡」,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2011年的報告表示,港人每年平均食用64.4公斤海產,亞洲排第2位,全球排第9位。不過你可有想過,為應付全球驚人的海產食量,過度捕撈情况愈趨嚴重,終有一天「食窮五大洋」?西非原本是全球碩果僅存,具有豐富和多樣生物的海域,惟其漁業資源吸引了大批外國遠洋船隊慕名趕至。綠色和平遠赴西非兩國塞內加爾和茅利塔尼亞,直擊以中國為代表的現代化漁業如何衝擊當地傳統漁業。

綠色和平與攝影師走訪了塞內加爾最大的漁港Joal Fadiouth,與當地漁民Youssou Diouf一起出海,記錄傳統漁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Youssou Diouf今年38歲,15歲開始捕魚,負責駕船和指揮捕撈工作。漁民全日大約會下網3至4次,直至晚上7時才回到漁港。由於傳統漁船的規模和捕撈方式無法與工業漁船匹敵,Youssou Diouf 說現時捕魚舉步維艱,過去漁業資源豐富時,在離岸10多公里的地方就可以捕撈,魚獲量甚至比現在出海還要好。但外國工業漁船愈來愈多,現只能到距離海岸40公里處捕魚。

中國人努瓦迪布大建魚粉廠

西非茅利塔尼亞漁業資源豐富,吸引外國企業以海外投資的方式到茅利塔尼亞建廠,單在茅利塔尼亞第二大城市努瓦迪布,機場旁就有大大小小20多家魚粉廠,據當地中國人介紹,其中多半由中國人所建。隨魚粉廠數量不斷增加,競爭變得愈來愈激烈,部分中國工廠已無法從本地漁船獲得足夠鮮魚生產魚粉,所以就自組船隊出海捕魚,為自己供貨。

非目標物種 輕則受傷重則死亡

綠色和平跟隨中國漁船「福建遠洋漁船」到幾內亞比紹海域,直擊其捕魚方式。這艘船具有聲納、雷達等現代化設備,捕魚時船身兩邊會伸出一條機械懸臂協助拖網。這種拖網捕魚方式沒有特定目標,會將海中的各種生物都一網打盡,船員24小時輪班工作,每2至3小時收網一次,收網後清理和分類,魚獲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捕撈萬公斤鮮魚。

然而,拖網漁船在水深約20米捕撈,它就像海中推土機一樣,將海中的各種生物都捕撈上來。如果捕撈到海豚、海龜等動物,船員通常會扔回海裏,這常令誤捕的動物輕則受傷,重則死亡。

中國近海魚獲幾近窮盡

由於不負責任的捕撈方式和缺乏有效的漁業管理,中國近海的魚獲幾近窮盡,導致中國漁船到萬里之外的海域捕魚。如果中國漁船仍沿用過度捕撈的模式,而西非各國政府無法實施有效的漁業管理,中國近海的悲劇只會重現。西非各國需要實施更完善和有效的漁業管理措施,保證當地國家和外國漁業大國承擔更多責任,實施可持續的漁業活動,保護當地生物多樣的海域不會遭受更嚴重的破壞。

文、圖:綠色和平

更多教育
專題故事:敢想敢闖 創業覓新天
【明報專訊】在香港這個現實社會,懷抱理想追夢去,是不知天高地厚還是雄心壯志?近年不少年輕人「膽粗粗」創業,同一天空下,80後姊妹Vien和Y... 詳情
【明報專訊】個案: 志華來自低收入的單親家庭,是家中獨子,母親忙於生計,平日與志華相處的時間不多。此外,母親的知識水平不高,對志華一向... 詳情
放眼世界:I've learnt how to use chopsticks
【明報專訊】I am a sixteen-year-old from Uruguay. In my exchange year in Hon...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