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同學對社會企業可有以下的想法:開設目的為關顧弱勢社群、需要政府的資助、所賺取的利益有限。顧名思義,社會企業營運的目的除賺取利潤外,亦要達到特定的社會目的,例如為傷殘者提供就業機會,好讓他們能展一技之長,自力更生。在香港這如此重視經濟效益的商業社會,要經營社會企業並不容易。 社企餐廳最為港人熟悉 在香港經營的社企業務種類繁多,例如服裝零售、家居服務以及個人衛生護理等。但相信最為香港人熟悉的,應該是社企餐廳。筆者曾光顧一些社企餐廳,發現無論是食物質素還是服務態度,絕對不比其他餐廳差。以銀杏館為例,主要聘用長者服務顧客,筆者反而覺得長者更為細心,更能夠知道顧客的需要。另外筆者亦曾光顧聘用有語言障礙員工的社企餐廳,亦同樣體會到這些員工認真的工作態度以及細膩的服務技巧。社企的存在能夠讓這些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一群一展所長,貢獻社會。比起一般的員工,他們更珍惜公司給予他們的機會和工作上的滿足感,故此表現絕對不會比普通的員工遜色。社企的好處是能人盡其才,讓他們盡量發揮自己最好的一面。 同時發揮社會功能及經營效益 除了讓有需要者發揮所長外,社企的營運當然離不開賺取利潤,以維持運作。事實上社企的經營模式與其他公司並沒有多大分別。當然,以社企的名義創業可向政府申請資助。但即使申請成功,只代表起步較易,往後仍要面對營運問題,包括人手安排、流動資金、顧客來源等。在香港經營社企並非易事,很多時會因管理不善以及欠缺考慮商業因素而倒閉。能夠在香港生存的社企,往往能夠發揮己長,並照顧到市場需要。在商言商,無論背後的目的有多理想,顧客對於社企的要求與一般企業並沒有多大的分別。成功的社企,在於能夠同時發揮其社會功能,以及經營效益,如二者缺一,都並非能持續發展的社企。 在如此重視經濟效益以及功利主義的香港,社會企業如同清泉一般,能夠讓弱勢社群發揮所長。同學如有機會,不妨多留意這些社企,甚至光顧他們,體驗充滿人情味以及高質的服務。 文:通識科老師王志偉 圖:資料圖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