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港人習慣無償捐血,市民患病或受傷要輸血時,血液亦是免費,這個大愛制度必須得到市民支持,令血庫有足夠存量才能運作下去。近年本港人口老化令血液需求上升,香港紅十字會每天最少需要1100名市民捐血,才能確保不同血液有穩定存量,大部分捐血者都會捐出紅色的「全血」,原來另一選擇是捐出黃色的「成分血」,每兩周就可捐一次,能幫助更多人。
黃色成分血 抽取血漿血小板
早前網上曾流傳香港紅十字會將港人捐贈的血液運送到內地,以致香港不夠血,紅十字會其後嚴正澄清,重申中心多年來一直沒有向香港以外地區提供血液予病人使用,所有收集回來的血液均是供應予本地所有醫院,為病人臨H輸血治療。
現時紅十字會有兩種捐血方法,一是最普遍的紅色全血;另一種是較少人選擇的黃色成分血捐贈,捐贈時要儀器協助,從血液中抽取血漿、血小板或者兩者,其他血液成分會輸回捐血者。成分血呈黃色,是因血漿及血小板呈黃色。
血小板含量可達全血6倍
成分血所得的血小板,相當於4至6倍從全血分離後所得,故捐贈成分血可救助更多人,另亦可減低輸血者因需要大量使用血小板而引起併發症的風險。人體能迅速補充捐出的血液或相關成分,成分血每兩周就可捐贈一次,捐全血者則最少要相隔75天(成年男性),因此捐贈成分血的次數可較頻密。
每兩周可捐一次
捐贈成分血每次需時逾1小時,且只可在西九龍捐血中心進行,對捐贈者的體格要求較全血高,市民如重複捐全血數次而沒有不適,年齡介乎18至60歲及體重超過60公斤,雙臂血管粗大,且又願意定期捐血即可。
只在西九捐血中心進行
成分捐血的設備由京士柏捐血站搬到今年落成的西九龍捐血站,相關捐血H由10張增至18張,紅十字會稱成分血設備搬遷前,近年捐贈成分血的市民已有明顯上升趨勢,隨虓s捐血站落成,預計未來5年成分血捐贈將每年錄得約一成半增幅,會方希望這個趨勢可以持續。
16歲首次捐血者跌兩成
紅十字會於2015年收集到的全血、成分血漿及血小板單位雖然創新高,但捐血人數卻下跌,首次捐血者有36,993人,較2014年的38,910人下跌4.9%,其中16歲首次捐血者更由9267人下跌至7109人,跌幅達23.3%。紅十字會稱現時任務之一是鼓勵年輕人捐血,因為他們才是主要新血源。會方推出「千禧捐血新型人」計劃,希望可吸納千禧年出生、剛滿16歲的青年捐血,為他們送上特別徽章和獎狀。會方亦跟上網絡潮流,利用社交媒體及拍攝短片宣傳,稱對鼓勵年輕人捐血有一定的效用。
將臨「寒冬」 紅十字會盼市民捐血
每逢長假前後、氣溫急降或是下大雨,都會對捐血人數有很大影響,成為「捐血寒冬」。紅十字會舉例說,全港血站曾有一次因打風而在上午關閉,結果下午恢復服務時,全港只有5人捐血。而近日東南亞國家有寨卡病毒肆虐,其中包括不少旅遊熱點,市民要回港28天後才可恢復捐血,影響血液供應,而即將來臨的聖誕及農曆新年都是「捐血寒冬」,會方希望留港市民可踴躍捐血。
明報記者 盧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