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類病症複雜難解,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H教授梁如鴻知悉斑馬魚八成基因與人類一樣,數年前首次將病人基因注入斑馬魚體內,了解病因及做藥物篩選,有助制訂治療方案。另外,他和團隊發現了特定基因病變的白血病(血癌)的治療方法,今年獲頒發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 病人基因注入斑馬魚 了解病因 研究疾病需要動物模型協助。梁如鴻2000年代初曾前往美國深造,學習斑馬魚的造血過程,2005年返港後與一名學生茪漎膍s斑馬魚,約兩年後首次將骨髓增生病症的病人基因注入斑馬魚體內,發現涉事的魚現細胞增生,認為此方法可助了解病理。 梁如鴻表示,斑馬魚八成基因與人類一樣,當研究人員將病人基因放入魚體內,可以模仿病人病情,加上其最快24小時可完成生長,生長速度比小鼠快,有助加快研究。現時斑馬魚使用愈來愈普及,可了解有罕見病人的病徵,與基因突變是否有關等。 「病人醫不好,都要想方法醫好!」本身是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的梁如鴻稱,本港每年有300宗急性髓性白血病新症,醫生會為病人做化療,但未必有效,或因無法治癒而死亡。 稱本港最大難題缺人才 每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病因不同,他和團隊透過分析病人細胞,及配對藥物,發現從三尖杉屬植物中提取的「高三尖杉酯鹼」,配合標靶藥FLT3抑制劑,可針對FLT3-ITD基因突變病人作治療,並延長壽命。另一種因染色體錯配而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病人,平均壽命只有6個月,團隊正針對這類病人作研究,希望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案。 回想多年研究路,梁如鴻稱本港最大難題是缺乏人才, 限制了研究發展,「很多東西想做,希望香港能夠行第一步,但不容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