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錦囊?寫駁論:原則加論據
【明報專訊】欣老師:小明、小通、小識,多看時事節目和選舉辯論當然對了解社會議題有益處,但若要寫出有說服力、言之有物的駁論,你們也要活用一些技巧才行啊!
小通:欣老師,駁論不就是把對方的觀點駁倒嗎?聽來很簡單!
欣老師:正如小通所說,駁論就是反駁對立的觀點,從而展示多角度思考能力。當題目要求提出觀點並以論據引證時,寫得好的駁論能有效地增強答題的說服力。在測驗考試中,若要在「你在多大程度上」、「是否同意」等立場題取得最高層級的分數,撰寫出有說服力的駁論是必要之舉。
小明:原來駁論是這麼重要的!不過,我常常不知從何駁起,欣老師,請問寫駁論有什麼技巧?
欣老師:撰寫駁論時,我們應先指出對立一方的某個論點及其理據,然後基於一個清晰的原則,提出反駁對方的理據,從而論證你的立場在哪一個方面更具說服力。例如:
【先指出對立一方的論點及理據】有人認為,拒絕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會導致大量就業機會流失,損害建築工人和業界的利益。
【提出清晰的原則,並基於該原則提出反駁】雖然基建工程能帶來即時的經濟效益,但從長遠角度而言,由於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涉及填海造地的工程,會直接對附近的海洋生態環境帶來永久且不可修復的傷害。
【加入例子進一步闡釋駁論】近年,中華白海豚的數目驟減,最近漁護署的調查更反映出北大嶼山的白海豚數目為有紀錄以來最少,第三跑工程會進一步威脅海豚的生存環境。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無法彌補自然生態上的損失。
小識:欣老師,你所舉的例子是以長遠的弊端反駁短期的益處,對吧?
欣老師:小識你真聰明!藉以上的比較,就能夠論證我方的觀點更為重要。
小通:除這個方法外,還有其他構思駁論的常用方法嗎?
欣老師:當然有。第二個方法是指出對立觀點之誤,加以駁斥。例如:
【先指出對立一方的論點及理據】有論者認為,用遊行示威的方式表達訴求會引起激進、暴力行為,擾亂社會秩序。
【指出對立觀點之誤】不過,以上的論點未免有以偏概全之誤。現時,香港大多數遊行示威都以和平方式進行,除了對交通造成短暫的阻塞外,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始終有限。
【加入例子進一步闡釋駁論】即使是規模較大的遊行活動,例如爭取勞工權益的五一大遊行和表達不同政治訴求的七一大遊行,參加者都表現出和平理性的態度。雖然傳媒間中會報道遊行人士有激進、暴力的抗爭行為,但該等情况只屬少數。因此,使用遊行示威的方式表達訴求會擾亂社會秩序的觀點乃以偏概全,有欠公允。
小明:原來是這樣。那最近一次測驗老師說我以下的駁論寫得不夠好,為什麼?
「有人認為,增建核電廠、提高核能發電的比例有助減少社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從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對環境的破壞。不過,興建核電廠造價昂貴,社會未必有能力負擔。因此,我認為提高核能比例並不可取。」
欣老師:小明,你的答題犯了一個常見的弊病:反駁沒有回應對立的觀點,亦即俗語所謂「牛頭唔搭馬嘴」。以上的段落你只分別陳述正方和反方的論點和論據,但兩者之間無法互相扣連,以致你的駁論欠缺說服力。小通,你來試試修改小明的駁論吧!
小通:好!我來試一試:
「有人認為,增建核電廠、提高核能發電的比例有助減少社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從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對環境的破壞。誠然,核能發電製造較少的空氣污染物,不過,核電廠所製造的核廢料一旦泄漏,或發生核電廠爆炸,這將更嚴重地污染及損害附近的環境。對環境與人體潛在影響最嚴重的高放射性污染物,需儲存幾千至數萬年才能有效地減低其放射程度。世界各國亦尚未發展出安全而且一勞永逸的核廢料處理方法。從污染程度而言,核能對環境的潛在污染比化石燃料可能更為嚴重。」
欣老師:修改後,駁論能夠基於清晰的原則——污染程度,強力反駁對立的觀點並且利用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小通,你做得非常好!
文﹕陳詠欣老師
插畫:謝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