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莊子以「不龜手之藥」這故事及「腰舟」這用途,成功駁倒惠子第一次問難。然而惠子窮追不捨,繼而提出「樗樹」這個例子,比喻莊子的言論大而無用,必為世人所棄。於是,莊子引用「狸狌」之例,說明「追求致用」的下場,再以「斄牛」和「樗樹」為例,說明何為「無用之用」。
?惠子問難(見表)
?莊子回答(見表)
?總結:惠子∕莊子∕(見表)
文:甄沃奇 - 高考3A,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一級榮譽,哲學碩士,現職中學中文科教師,曾任《5**作文系列》、《5**作文預備班》顧問。
[介紹十二篇指定篇章精要所在(〈人與自然〉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