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 善用襯托
■ 以永州山水襯托西山之怪特
在遊歷永州山水時,儘管已經「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不過未有留戀,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法華寺西亭看見西山,深感其特異,於是出發前往。到達後發現西山高聳,數州之土地皆收眼底,附近的山丘山谷,都成了小土丘和小土坑,遠眺更是「外與天際,四望如一」,從景色而論,在西山上得見的諸景,已遠較永州其他山水為佳。
■ 以遊歷表現之別突出西山景色
作者遊永州諸山後,只是「傾壺而醉」、「相枕以臥」、「覺而起,起而歸」,只見寫意,卻沒有不捨。遊歷西山,作者仍有飲酒,卻竟然「不知日之入」,直至日落西山仍不願離開,由此突出西山景色,更勝一籌。
■ 以鄰近小山襯托西山高聳特立
特意描述從西山之巔俯視群山的景色,「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西山之下,山谷只是小土坑,山丘亦只如小土丘,而且周圍的景像一覽無遺,突顯了西山之高。
2 結構嚴謹
作者寫作本文時,結構極為嚴謹,整篇文章分別為「未得西山」、「得西山之景」、「西山有感」三部分。
■ 起首先寫自己的身份和心情,未得見西山時的體會。在第一部分的結尾,自言以為盡覽永州山水獨特之處,就是為了鋪陳西山之遊。
■ 第二部分交代看到西山,並出發訪尋。到達西山之巔,又以「俯視」和「遠眺」兩個角度描述西山所見之景象,處處突顯西山之高聳特立,群山的矮小,亦見大自然的浩瀚無邊。這部分,正為下文抒發見西山諸景後的感受作一鋪墊。
■ 因為西山之高聳,作者得以感受大自然之浩瀚,有「悠悠乎」、「洋洋乎」之感,繼而想像與自然、造物者同遊,並且產生與天地共遊的感受,直言跟自然融為一體,「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面對自然的廣大無垠,個人的得失成敗,瞬間變得渺小,因「僇人」而來的「惴慄」之情得以消解。
3 前呼後應
■ 遊歷的體會——
由「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以遊歷永州山水景色開首,記述自以為遍遊永州,「有異態」之山水早已得覽,既未知西山的特異之處,亦以為看過「有異態」的山水即為遊覽,顯然未知遊歷的真正意義。
後來登上西山,看到壯麗的景象,心情得到解放,並且瞭解遊歷的真正樂趣,就是個人的精神跟自然融為一體。在此,作者呼應上文,指出只是尋幽探勝不算是真正的遊歷,能夠改變心情,和自然融為一體的遊歷,才是作者想追求的。
■ 個人的心情——
由「恆惴慄」到「心凝形釋」:
文章開首交代罪人身份,貶謫永州後,生活一直誠惶誠恐,儘管多番遊歷,仍未能解開心結。隨著登上西山及得望諸景後,驚嘆大自然的浩瀚偉大,也理解個人的渺小,結果心情得以解放(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這一點跟上文的心情遙相呼應,上文交代心結何在,下文交代如何通過觀察山水解開心結,理解「遊」的真正意義。
4 借喻寄意
作者描述西山高聳特立,其實處處寫山,也處處以山喻己,如(圖一):
高考3A,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一級榮譽,哲學碩士,現職中學中文科教師,曾任《5**作文系列》、《5**作文預備班》顧問。
文:甄沃奇